段祺瑞传

  • 阅读量:644
  • 类型:传记
  • 标签: 传记 文学
  • 出版:2018-05-01
  • VIP商品:点击查看VIP权益

图书简介

  民国初年,因新旧秩序变更而政治动荡、民不聊生,但也是中国思想解放、民族资本发展时期。而有“北洋之虎”之誉的段祺瑞,是这一时期的弄潮人物。

  他曾助袁世凯北洋练兵,而后纵横政坛,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府院之争、对德宣战、击破张勋复辟、直皖战争……尽显他军阀本色与矛盾人格:他是乱世枭雄,六次掌权,但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廉洁奉公;他“三造共和”,顺应潮流,但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本书参考200余种书,阅读1000万字资料,采访段氏后人,生动地记述了段祺瑞半世传奇跌宕的戎马生涯,还原了民国初年动荡而吊诡的历史风云,解读了在旧道德、新秩序下的段祺瑞,在大时代面前,他作为军阀与普通人的取舍、眼界、功过、是非等。

 

作者简介

  季宇,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文联名誉主席、安徽省作协名誉主席。著有《淮军四十年》《新安家族》《权力的十字架》《徽商》《共和,1911》《当铺》《王朝爱情》《猎头》等书。另有影视作品多部,其中根据小说改编的《新安家族》的电视连续剧曾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飞天奖、金鹰奖、安徽社科文艺奖和中篇小说选刊奖等,并翻译成德、英文。根据其小说《当铺》改编的电影《家丑》获得第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中、短篇小说曾在《当代》《收获》《中国作家》《十月》《上海文学》等刊发表,并被《小说月报》《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选刊选载。

 

编辑推荐

  参考200余种书,阅读1000万字资料,采访段氏后人,家书、手札、密电、日记、诗文……本书下笔严谨,引证丰富,资料翔实,史实性强。 

  去标签化,不妖魔、不神化,层层剥茧、追本溯源,还原一个真实的、矛盾的段祺瑞。他是叱咤风云的军阀,却誓死不当汉奸;他是乱世枭雄,又是“六不总理”,廉洁奉公;他“三造共和”,顺应潮流,但又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细致梳理派系及其斗争,将民国时期波云诡谲的历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可读性强。 

  段氏后人推荐。

 

图片欣赏

书摘

  北京。

  公元一九〇八年(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空旷的街道上寒风萧瑟,枯枝败叶随风飘舞,天气阴冷。北京城的气氛显得十分紧张。车站、码头戒备森严,街上的兵丁也比往日增添了许多。全副武装的军警在主要街道上穿梭巡逻,如临大敌。

  上午十时左右,一列从保定方向驶来的客车缓缓地停靠在北京站。从头等包厢里走下一个男人。他便装打扮:黑长袍,团花褐色缎子马褂,头戴一顶小帽,辫子垂在脑后,胸前坠着一条金光闪闪的表链。看上去,像是一个普通的客商。他的年纪在四十岁左右,腰板挺得笔直,走路时身体微向后仰,显出了一股霸气和威势。他的随从们也一律便装打扮,但明眼人看得出,这些人个个动作敏捷,显出了一种训练有素的干练。

  这个男人下车后,便径直朝车站外走去,随从们也紧随其后。

  车站上的情况有些异样。警戒的规格明显地加强了,穿着巡警营服装的警察数量比平时多了一倍。此外,还有不少背着德国曼利夏快枪的近畿陆军在周围巡逻。他们不时大声吆喝着,盘查过往的旅客和行人。这个男人显然注意到了这种情形,但他神色镇定,不为所动。

  这时,一个巡逻士兵注意到了他,朝他喝问道:“喂,干啥的?”

  那个男人轻轻哼了一声,根本不屑于理睬。士兵有些恼怒了,声音一下子变得尖厉起来:“喂喂,问你话呢!”

  那个男人猛地回过头来,微微耷拉的眼皮往上一挑,充满肃杀之气的目光直射过来,那个士兵陡地打了个冷战。

  喊声引起了不远处的—个军官的注意。他漫不经心地朝这边走了过来。

  “咋了?咋回事啊?”他嘴里咕哝着,很随意地朝那个男人看去。突然,他的眼睛一亮,随即便惊叫起来。

  “啊,原来是段大人!”他双腿一碰,啪地向他行了一个军礼。

  那个男人并没有理会对方,只是轻轻“哼”了一声,理也不理,转身上了一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马车。随着车铃一响,马车腾起一股黄尘,急驰而去。

  军官恭敬地目送马车远去。那个不知轻重的士兵这时凑上来,小声问道:“他是谁啊?”军官说:“你连他都不认识啊?他就是段祺瑞、段大人啊!”

  士兵“啊”了一声,张开嘴巴,久久未能合拢。

  段祺瑞在北洋新军中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影响力,除了袁世凯,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也没有几人。难怪京畿陆军提到他的大名,无不肃然起敬。

  北洋新军自建立起来,发展迅速,短短十数年,已扩展为北洋六镇,北洋军人的势力也越来越大,自然引来各方忌惮。由于倒袁暗流的涌动,袁世凯的地位岌岌可危,朝局的变化也越来越不利于北洋军人。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正在步步进逼,使段祺瑞和北洋军人忧心忡忡。这一次他轻车简从,前来北京,正是受到袁世凯的密召。袁世凯在亲笔密函中,要他近期来京,有要事相商。信中特别叮嘱他“行动不宜张扬,隐蔽为好”。段祺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明白这事一定非常重要。否则,在这敏感时期,袁世凯是不会轻易召他进京的。

  袁世凯是去年七月被朝廷免去直隶总督,内调军机的。与他一起内调军机的还有另一位汉族大员——湖广总督张之洞。表面看,这是一种升迁,实则不然。

  军机处是清廷最高的办事机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是大政所出的宰辅之地,执掌军国机要。军机大臣,可谓是清代最高官职了,由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总督等奉特旨应召入值。对于汉人来说,做到军机大臣已是登峰造极。但袁世凯并不感到高兴。种种迹象表明,朝廷对他的戒心越来越重,内调军机不过是明升暗降,目的就是削弱他的军权。

  袁世凯是靠练兵起家的。新建陆军的迅速崛起,几乎成了满族亲贵们的一块心病。清军入关,早期执掌兵权的多为满蒙将领,太平军起义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曾国藩、李鸿章先后执掌湘、淮军,开始了汉人统兵的局面。对于这种局面,朝中亲贵从来就没有放心过。然而,由于八旗子弟的腐败无能,他们无力改变这种局面。于是,不得不起用汉人,但内心却疑虑重重。袁世凯小站练兵后,新建陆军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北洋六镇继之而起,唯袁独尊,这种情况已有违于朝廷创建新军的初衷。随着袁世凯的势力不断扩张,对袁世凯的猜忌和攻击也开始与日俱增。

  为了打压袁世凯,加强对北洋新军的控制,朝廷采取了种种措施。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十月,荣禄奉旨创建武卫军,就是清廷全面控制军队的一个重要步骤。

  当时,清政府的军队中,最主要的力量有四支部队:一是直隶提督聂士成统领的武毅军,由淮军演变而来,又称“聂军”;二是甘肃提督董福祥下辖的甘军,在甘肃编练而成,俗称“董军”;三是四川提督宋庆指挥的毅军,由豫军改编而成,亦称“庆军”。此外,还有一支部队,就是由袁世凯在小站督练的新建陆军。值得注意的是,这四支军队的统领全是汉人。荣禄受命编练武卫军后,便把这四支军队全部纳入武卫军的建制:聂军调驻芦台,改番号为武卫前军;甘军调防蓟州,改番号为武卫后军;庆军调往山海关,授番号武卫左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也改番号为武卫右军。这样,四支军队便通通置于了荣禄的统帅之下。与此同时,荣禄于次年五月,又招募亲兵万人,亲自编练,分为二十七营旗,定番号为武卫中军,驻防南苑,拱卫京畿。

  “武卫五军”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清廷“集军事于中枢,立统帅于满族”的目的,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袁世凯新建陆军的发展。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多时间,义和团起义爆发了,接着就是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打进来后,聂士成殉难于天津,董福祥退戍新疆,宋庆和荣禄的部队也先后溃败。武卫五军一下子就垮掉了四个,只有袁世凯时任山东巡抚,他所统辖的武卫右军被他带入山东,避免了八国联军的打击,得以保存了实力。

  历史常常会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对于袁世凯来说,庚子事变就是如此。它在客观上帮了袁世凯一个大忙。

  在武卫五军中,袁世凯所辖的武卫右军,即北洋新军,原本就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其他四军衰败后,北洋军便成了全国唯一的劲旅,其势力不可遏止地发展,在国内已经没有任何一支武装能与之相匹敌。

  眼看着袁世凯的权势日益膨胀,朝中的亲贵们芒刺在背,寝食难安。光绪二十九年十月,为了打破袁世凯一人独掌军权的局面,清政府又使了一招,决定设立练兵处,下令全国军事和练兵事务均统一于练兵处。由庆亲王奕劻总理,袁世凯会办。此举的目的当然还是为了控制兵权,但仍然收效甚微。奕劻贪得无厌,昏庸无能,练兵处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在这期间,北洋势力继续发展。光绪三十一年九月,规模盛大的北洋秋操在河南举行。这是新建陆军炫耀实力的一次大展示。参加会操的北洋军主力部队有段芝贵统领的近畿陆军第三镇和段祺瑞统领的近畿陆军第六镇。值得一提的是,段祺瑞在会操前一个月刚被袁世凯由第四镇调往第六镇。袁世凯的目的就是希望精通炮术的段祺瑞能够在会操中指挥炮兵大显神威。

  在调令下发前,他专门把段祺瑞找来谈话。他对段祺瑞说,知道为啥调你去六镇吗?段祺瑞说,知道,袁大人是为了秋操。袁世凯说,此次秋操至关紧要,达官贵人云集,列邦均有使节出席,各省也都差员观操,你们要拿出新军的十足威风和气派。懂不懂啊?

  段祺瑞当然心领神会。袁世凯的意图很明显,他要适当地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

  三天后,秋操顺利结束了。袁世凯接着举行了由马、步、炮、工程兵参加的盛大阅兵式。阅兵式参加官兵四万余人、马五千匹、车一千五百辆,队列逶迤十余里。军旗猎猎,号炮声声,口令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声震原野。阅兵式结束后,袁世凯还举行宴会,招待观操的中外人士。他非常得意地说,几年心血,终见成效,新建陆军虽为草创,但仿列邦之陈规,创中国所未有,风声所树,耸动全球。我袁某没有辜负朝廷的恩典,乃为最大幸事。

  秋操之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有一次会见张之洞,直言不讳地说:“依卑人之见,今日中国之军事,唯有新建陆军,而中国之军事统帅,也唯有袁总督袁世凯大人了。”

  实际上,持这样的看法者并非朱尔典一人,就连袁世凯的政敌在观操之后也不得不承认新军和旧军不可同日而语。“但观表面,新军整肃精壮,装备精良,参用西法,生面独开。其锐气之勃发,诚非旧军之暮气所能比。”

  然而,北洋军的蒸蒸日上,一方面为袁世凯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另一方面也给他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朝中深感威胁的亲贵们和各种反袁势力开始联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倒袁”的风潮。言官们纷纷纠弹,有的在奏疏中猛烈抨击袁世凯,揭露他收买庆亲王奕劻,与之勾结,把持朝政,败坏纲纪。御史王乃征对袁氏独掌兵权忧心如焚,大加抨击,声称“古今中外不闻举国兵柄利权挈而授于一人之理”。今练兵之事,大权在握者,固惟袁世凯耳。其权力超越户部和兵部,“既历史所未有,亦五洲所不闻”。其爪牙布于肘腋,腹心置于朝列,又有庆亲王从中援手,枝重有拔本之嫌,尾大呈不掉之势。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御史梁鼎芬光绪六年曾因中法越南战事参劾过李鸿章,这一次他也加入了“倒袁”的行列。有一次入觐西太后和光绪帝,他便毫不留情,面劾袁世凯,称其“权谋迈众,城府阻深,能谄人又能用人,自得奕劻之助,其权威遂为我朝二百年来满、汉疆臣所未有,引用私党,布满要津”。他还指责庆亲王“通赇贿,请月给银三万两以养其廉”,并表示“但有一日之官,即尽一日之心,言尽有泪,泪尽有血。奕劻、世凯仍不悛,臣当随时奏劾,以报天恩”,大有不弹倒袁世凯绝不罢休的气势。

  就在朝中纠弹之声哗然四起之时,一些希冀“中兴”的满族少壮派也乘势掀起了一股排汉风潮,试图把兵权从汉人手中夺回来。这股风潮的领头者就是满族青年将领良弼。良弼系前清宗室,祖上曾因犯罪丢了黄带子,早年他有过一段平民一般的艰苦生活,因此他身上并无八旗纨绔子弟的恶习。成年后他重新系上了黄带子,恢复了宗室身份。在满族亲贵中,他是为数不多的有才情、有抱负的人物之一。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不久,他就受到铁良等人的重用,练兵处一成立,便被调入。曾在练兵处供职的李炳之回忆说,清政府为了防止袁世凯的势力过于庞大,就准备另外培养一个力量和袁对抗。当时政府属望的人才,第一是满人,第二是南洋留日本士官生。良弼恰好具备这两个条件。因此,良弼回国后,立即得到兵部大臣铁良的重用。

  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秋季,清廷在江南彰德府举行彰德会操。这次会操一改以往的惯例,阅兵大臣和审判长均破天荒地派了满、汉各一人。阅兵大臣由袁世凯和铁良担任,审判长则为冯国璋和良弼。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打破袁世凯和北洋军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也是一个信号,表露了朝廷对汉人、对袁世凯、对北洋军已越来越不信任了。

  那次参加会操的部队,分为北军和南军。北军有段祺瑞统领的近畿陆军第三镇,南军为张彪统领的陆军第八镇。后者是张之洞编练的非北洋系统的部队。出发前,袁世凯与段祺瑞私下里有过一次谈话。

  袁世凯说:“芝泉啊,此次会操不同以往啊。”

  段祺瑞说:“是啊,朝廷对咱北洋军是越发不信任了。”

  袁世凯说:“你也看出来了?”

  段祺瑞说:“这不是明摆着吗?你瞧瞧,阅兵大臣一下子派了两人,审判长中还有一个良弼。”

  段祺瑞与良弼素来不和。其实不仅是段祺瑞,北洋军人也大多对良弼没有好感。此人年轻气盛,锋芒毕露,处处与北洋派作对。北洋派,又称武备派。小站练兵时急需军事人才,武备学堂毕业生被大批吸收,包括段祺瑞、冯国璋都来自武备,于是新建陆军很快成了武备生的一统天下。后来,段祺瑞奉命恢复北洋各学堂,这批学生也相继成为北洋军的“中坚”。以上这些人均统称“武备派”或“北洋派”。而当时一批从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回来的学生由于受到武备派的排挤,大多难以进入北洋新军。良弼回国后,便针锋相对,提出以士官生对抗武备派,立即得到朝中反袁势力的支持。后来,练兵处一成立,良弼就从各地调来大批士官生。他们源源拥来,并占据了练兵处要害职位。于是乎,练兵处成为士官派的大本营,良弼也在暗中成为士官派与北洋派争夺军权的领导者。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段祺瑞和北洋派军人当然不会有好感。如今朝廷起用良弼担任审判长,段祺瑞心里极不痛快。他说,良弼凭什么呀?乳臭未干,小毛孩一个嘛。他凭什么担任审判长啊。

  袁世凯看出了段祺瑞的心思。他说,时局如此,还是小心为妙。他提醒段祺瑞,你的脾气我知道,但这一回不同往常。对铁良和良弼,你要特别遵从。

  段祺瑞当然明白袁世凯的意思。于是,在整个一周的会操中,北洋军都采取了低姿态。袁世凯明白,现在是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在这种时候,他要摆出一种绝对顺从的样子,以取得朝廷的信任。

  然而,尽管袁世凯处处收敛,朝廷对他的猜忌丝毫未减。彰德秋操后不久,有一天,阮忠枢突然到天津来见袁世凯了。

  阮忠枢是袁世凯的密友,当年袁世凯科举失意,捐官无望之时与阮相识。后来他去投奔吴长庆,阮也给过他经济上的资助。小站练兵时,袁世凯曾把阮召至麾下,担任幕僚。两人关系非同一般。阮忠枢官阶不高,但与太监李莲英关系密切,是个消息灵通的人物。

  阮忠枢的到来,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朝廷拟把兵部、练兵处和太仆寺合而为一,设立陆军部,全国所有的陆军都将被收回,统一归陆军部统辖。这当然也包括直隶总督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六镇在内。

  袁世凯马上意识到此举是冲着他来的。他说:“消息确否?”阮忠枢说:“还未最后议定,不过听说,太后老佛爷赞成这个主张,谕旨也许很快就会下来。”

  袁世凯有些坐不住了。练兵处没起作用,现在又要设陆军部了。收回全国陆军,自然是一句漂亮话,真正要收回的还不是他手中的这支北洋新军吗?

  袁世凯说:“看来朝廷是越发对我不放心了。”

  阮忠枢开导他说:“项城啊,新军已经练成,你功不可没,但功高震主,却是要提防的。目前,你权势过大,树敌又太多,在这种局面下,再把住兵权不放,我看是弊大于利啊。”阮忠枢劝他学习曾国藩,功成身退,“不如就此放手,以防日后生出事端”。

  阮忠枢的话一针见血,戳到了袁世凯的痛处。凭着他与阮忠枢的多年关系,他丝毫也不怀疑后者所言是真心为老朋友着想,可新建陆军毕竟是他苦心经营多年的重要资本,就此放弃,实难割舍。

  阮忠枢走后,袁世凯先后找过几个亲信密议。有附和阮忠枢意见的,也有反对的。袁世凯患得患失,一时拿不定主意了。有一天,他把段祺瑞找来,想听听他的意见。没想到,段祺瑞也赞成交出兵权。他说:“眼下这种情形,不仅要交,而且要主动交。”

  袁世凯疑惑地看着段祺瑞,似乎不大相信。在北洋高级将领中,段祺瑞向以“强硬”著称,对朝中的权贵亦不卑不亢,何以一下子“软”下来了?

  “芝泉啊,你不是在讲反话吧?”袁世凯说。

  “不,”段祺瑞说,“宫保大人,在目前的情势下,祺瑞以为,这是仅有的一途。”他分析说,袁大人之所以遭忌就因为权势过大,而北洋军更是亲贵们的心头之患。只要威胁一天不除,他们就绝不会善罢甘休。

  袁世凯长久地沉默着。段祺瑞看出了他的心思,进言道,先把兵权交出去,不过是暂避风头。宫保大人完全不必多虑。北洋六镇交给陆军部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他分析说,六镇军官自上而中而下,皆出自北洋系统。他们只知有袁宫保而不知有朝廷。即便铁良和良弼等有心改组,值此局势动荡之际,谅必朝廷也要有所顾忌。“只要我们这些人在职一天,陆军部就翻不了什么大浪。”他说,“交出去又有何妨?”

  袁世凯听了这话,便频频点头说:“也好,也好,芝泉啊,今后就要靠你们了。”

  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十月初三,袁世凯主动上了一道折子,奏请北洋军收归陆军部,但同时也提了一个“归部”“归直”管理的建议。

  所谓“归部”,就是将北洋六镇中的一、三、五、六镇收归陆军部,由陆军大臣管辖;所谓“归直”,是留下二、四两镇仍归直隶总督,即由袁世凯本人掌管。其理由是当时八国联军“尚未尽撤,大局尚未全定”,出于维护地方的需要,直隶总督仍有必要保留部分军队。在这里,袁世凯实际上留了一个尾巴:一方面主动做出姿态,交出四镇兵力;另一方面又以直隶防务为由,提出留下两镇兵力。说到底,袁世凯还是不甘心将军队全部交出去,其微妙心理表露无遗。

  在主动交出部分兵权的同时,袁世凯为了打消朝廷的猜忌,还主动呈请朝廷将其“兼差八项”,即所谓的“八大臣”(参预政务大臣、督办山海关内外铁路大臣、政务大臣、北洋通商大臣、督办天津至镇江铁路大臣、督办电政大臣、会办练兵大臣、督办商务大臣)职务一并撤去。

  在袁世凯看来,他已经做了他能够做的全部让步了,可朝廷还是不能放心于他。此后不到一年,他便被内调军机处了。

  进京之后,袁世凯表面上如履薄冰、恭谨小心,与北洋新军也似乎断了联系,其实不然,暗中他仍与自己的旧部暗通讯息,秘密往来。尤其是对段祺瑞、冯国璋这样的亲信,更是联系密切,每有重要事情,也总是与他们密商、筹划。

  这一次,他召段祺瑞进京又是为了什么事呢?

 

版权信息

版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