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榜单
  • 1 从前有个书生:魏晋篇
  • 2 《潘安传·同归》
  • 3 《潘安传·焚林》
  • 4 《潘安传·连璧》
  • 5 广告蒸汽时代
新书榜单
  • 1 《潘安传·同归》
  • 2 《潘安传·焚林》
  • 3 《潘安传·玉碎》
  • 4 《潘安传·连璧》
  • 5 广告蒸汽时代
专栏
无垠星空与琐碎人生——评七月《群星》

专栏作家:安迪斯晨风

有以下两个选项,必须从中选一个,你会怎么选?

A:真空中的光速变快十万分之五,也就是说,从约299,792,458米/秒,增大到299,807,446米/秒。

B:猪肉价格增大一倍,也就是说,从20元/斤增多到40元/斤。

如果拿着这道选择题去问民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B,因为我们搞不懂真空光速的极其微小变化会有什么影响,但猪肉价格暴涨会给生活带来的压力,却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光速变快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会远远大于猪肉涨价,因为真空光速是我们这个宇宙中最为核心的几条规则之一,它的微小变化会带来一连串的灾难性后果。别的不说,按照E=mc²,光速加快十万分之五将使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增大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太阳辐射增加的能量可能直接把地球变成火热的地狱。到那时,地球上将不再有人类生存。而这,在宇宙尺度上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影响,要知道,整个银河系都有可能崩解湮灭。

很多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庸常,觉得宇宙中的宏大真理只是科学家们的研究对象,最多只是茶余饭后的佐料,和自己毫不相关。然而,当我们熟悉的宇宙出现些微变故时,那种影响不仅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甚至会颠覆掉我们熟知的一切。

《群星》一书中也有两个世界,一个是遥远宇宙中的璀璨群星,另一个是现实中的庸常人生。两者看似互不相干,但因一位名叫汪海成的理论物理学家,它们交缠到了一起,难分彼此。

宇宙星空中有许多堪称“终极”的谜题,其中最让我们人类在意的,莫过于“费米悖论”。195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

这一疑问看似简单,实际蕴含了一系列让人细思恐极的疑惑:宇宙中有万亿星辰,其中理应存在着比我们人类进化时间早百万甚至上亿年的外星智慧生命,既然我们人类在经历了几百万年的进化后,就有了登上月球乃至把“旅行者一号”送出太阳系的能力,那么比我们进化早很多的外星人应该早就可以发现了地球,并且主动和我们交流了。然而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发现任何确凿无疑的外星生命痕迹,这到底是为什么?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还是没有发现与外星人有关的蛛丝马迹,科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对费米悖论有千奇百怪的解答,但哪一个都无法实证。另外,费米悖论也成为了科幻小说家最为喜爱的创作题材之一,比如在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就用自创的“黑暗森林法则”完美解释了费米悖论。

《群星》一书的核心谜题同样与费米悖论有关。

我们人类在不久的未来终于发现了外星人的影踪,并且从星空中获得了一小段神秘的信息,由此制造出足以改变全世界的“构造体”。小说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近未来的世界景象:“可控核聚变”的成功让人类彻底告别了能源短缺问题,生物基因技术让人类成为新的物种,世界各国全面洗牌重组……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短短五年之内。就像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一样,来自外星的神秘力量让小说中的人类迈入了新纪元。

然而,科学家们对外星人向地球传授“构造体”制造方法的目的讳莫如深,这种未知带来的是萦绕心头的惶惑不解,最后揭盅之时,我们才知道那些构造体到底意味着什么,费米悖论也因此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作者七月非常会讲故事,他在一开始就直接切入了一段惊险刺激的战斗和一个让人看不透的可怕阴谋。随着层层铺开了一场由悬念牵引的探索之旅,给读者布设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谜题:神秘莫测的恐怖组织到底意欲何为?真空光速为什么会突然变快?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发现的宇宙异常辐射到底预示什么……

这些悬念的核心人物都是曾经的理论物理学家,现在的恐怖组织“萤火”头目汪海成。小说的前五章花费大量笔墨,通过反恐特警们的视角侧面刻画了一个别人眼中的汪海成:他诡秘叵测又十分强大,掌握着轻易毁灭一座城镇的力量,但又无法找到他的真正目的,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魔教教主”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

然而,在第六章正面出场的汪海成却是另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形象:一方面他醉心学术,对新发现的宇宙异常辐射带来的巨量信息,有极强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他也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他卑微地暗恋自己的女学生,又像普通小市民一样因为购房纠纷心力交瘁,活得谨小慎微。前一刻还在为一个震撼世界的发现欢欣鼓舞,下一刻却又因为没办法赶走地痞无赖而肝肠寸断,差点被人逼疯。就像《三体》中的叶哲泰说:“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在知道真相的汪海成眼里,给地球带来巨变的神秘外星信息,其实是套着甜蜜糖衣的危险炮弹,在它炸响之时,整个太阳系都将万劫不复。所以他才组建了“萤火”,想要以个人微不足道的力量,和全世界乃至宇宙中的“造物主”对抗。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有趣的是,随着剧情悬念层层揭开,当汪海成叛逃创建“萤火”组织头目的全过程终于暴露无遗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促使他最后下定决心自己解决问题的契机,居然又是房子——他自己殚精竭虑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居然通过一点非常规手段就解决掉了。

然而在他学生白泓羽眼里,汪海成“牺牲自己,拯救人类”的计划仍然只不过是一种关起门不愿面对现实真相的懦夫行为。遥远的群星既隐藏着无穷的危险,也是人类真正超脱太阳系,进化成为宇宙生命的真正目的地。

这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立意的巧妙,汪海成曾经需要在“庸常的苟且”和“灿烂的消逝”之间做一道二选一选择题,可是当他选择了“灿烂的消逝”之后,却在白泓羽的提醒下发现,自己为整个人类选择的未来仍然是一条苟且偷生的庸常之路。就像白泓羽大骂的:“老板,我真的不理解,你想要一辈子都当饲养场里的猪吗?永远不知道真相,永远遮住自己的双眼?”

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讲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一种是“仰望月亮”,即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活着;另一种是“惦记着脚下的六便士”,也即屈从于现实生活的压力。我无法评价究竟哪种价值观更正确,但是对《群星》小说中的思辨还是充满敬意。作者把现实中的庸常生活和宇宙中令人向往的星空放到一起来写,无疑让我这个现实中同样也在为了买房子而心力交瘁的人感同身受。

《群星》的故事很像是一锅科幻大杂烩,涉及到了大量我们常见的科幻元素,既包括无垠的宇宙群星中的费米悖论、暗物质、戴森球假设,也包括地球上的永动机、基因改造、可控核聚变,甚至还有一段涉及到了“克苏鲁神话”。有趣的是,当作者把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惊奇感,构造了全然不同的宇宙图景,让人惊艳不已。

这让人佩服作者的深厚学养之余,也感到这本书有着深刻的科幻厚度。

不过本书最让我惊叹的,还是小说中精彩绝伦的剧情。作者写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反恐情报员罗远视角下的恐怖组织行动,另一条是汪海成视角下的全程真相。两条主线彼此交错穿插,悬念感十足,最后融汇到一起让剧情攀上高峰,从头到尾都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让读者手不释卷。

实话说,我从这本书里找到了当年阅读《三体》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