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与沙

  • 阅读量:473
  • 类型:散文
  • 标签: 散文 随笔
  • 出版:2019-10-01
  • 定价:55
  • VIP商品:点击查看VIP权益

图书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野鹰的自选集,收录了近三十年的散文精品,包括《凝望夜空》《想念草原》《草与沙》《源》等极具西北特色的散文。这些作品不仅刻画出我国西北苍凉、沉郁、寥廓的自然与文化风貌,而且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悲天悯人、万物平等的情怀,以及与此情怀相应的作者的思考和书写视角,与当下的生态与环保主题相贴合。作为“当代中国的自然书写者”,本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深切的忧患意识。
  野鹰的文字极富特色,开阔、大气,人性和诗性并存,禅性与体悟相和,因而转载率较高,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名篇,并在不同范围进入教材教辅、入选中高考阅读试题而保有巨大、持续的社会影响。

 

作者简介

  野鹰,又名古岳,本名胡永科,藏族,高级记者,自然书写者,中国作协会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曾获“地球奖”等。
  出版作品有《黑色圆舞曲》《玉树生死书》《坐在菩提树下听雨》和喜马拉雅北麓非虚构作品《谁为人类忏悔》《生灵密码》《巴颜喀拉的众生》《雪山碉楼海棠花》等十余部。

编辑推荐

  ☆多篇作品入选语文课本和散文年度排行榜
  野鹰的多篇散文作品,在不同范围入选语文课本、教材教辅、中高考阅读试题,还多次入选散文类刊物的年度排行榜,散文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人性和诗性并存,禅性与体悟相和
  野鹰的文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禅有悟。每一段文字,都是一幅或宏大或细微,或远景或特写,或雄劲或悲壮的画面。而字里行间,带有佛学意味的彻悟,仿佛一种灵魂漫步,使他的散文,具备了一种灵性相和的奏鸣。
  ☆野鹰是自然文学的书写者和倡导者,曾获第五届地球奖
  野鹰是中国作协会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更是自然书写者。他常年生活的西北,多次前往世界屋脊、三江源等地,观察、思考,渐渐具有了独特的视野、独特的胸襟、独特的思维和想象以及灵魂的悸动,而这种悸动的作品,写出了西北特有的自然风光的散文。处处熠熠闪烁着作家叩问求索的智慧霁光。因自然书写出众,曾获第五届地球奖。

 

图片欣赏

书摘

凝望夜空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遥望浩瀚的夜空了,甚至可以说是在观测天象。那是因为我周围的大人们都是以观天象来预知未来的天气变化,来判断夜晚的时间的。他们能从猎户星座或别的什么耀眼的星座的位置变化,看出季节的变化和昼夜时间的长短。他们能从天上的云相看出次日是晴是阴,能从日晕和月晕上看出刮风或下雨。有民歌唱道:“月亮盘场是刮风哩, 日头盘场是下雨哩。”说的就是日月晕和天气的关系。
  在秋日的打麦场上静静地坐着或躺着遥望深邃的夜空是件极其惬意的事情。天是那么的蓝,星月是那么的璀璨。曾祖母说,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和地上的某一个人有着内在的联系。就那么呆呆痴痴地望着夜空时, 我其实一直在寻找属于我的那一颗星星, 我愿意选择一颗不太明亮也不太暗淡的星星做我的星宿,但我没法确定,因为星星太多了,所以我注定无法找到。有时看到流星的陨落,只那么一闪,就消失在茫茫夜空中了。老人们说,那时地上有一个人死了。所以,山村里的人总是忌讳看到流星的陨落。我有时候想,我会不会在某一天夜里望见一颗流星陨落时,突然倒地身亡。因而,对那夜空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和崇拜感,甚至还伴随着一种恐惧。当我好奇地凝望时,总在心里祈祷不要有流星的陨落,可流星总是在你不经意间举首向天的瞬间里划过天空。
  我想, 这个世界上如我般凝望过夜空苍穹的孩子不止我一个,肯定有千千万万。但是,我坚信,夜空在心灵深处能留下如此多灿烂故事的孩子肯定为数不多——尤其在今天, 尤其在城里,现在的城里长大的孩子们甚至永远也不可能望见我童年时凝望过的那种夜空了。否则,这世界上就会有数不清的天文学家了。而事实上,世界上的天文学家比什么都少,尤其是那种杰出的给人类以引领的天文学家就更少了。根据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解释,游牧和农耕是天文学的摇篮。我想,那是游牧和农耕人能够望得见真正浩瀚的夜空的缘故。
  我的童年是在介于游牧和农耕之间度过的。那青山、那蓝天白云、那羊群、那村落、那庄稼地……几乎是我童年的全部。每天,我都赶着一群羊儿,到那山冈上牧放。那时候,我的世界就是那一座座长满绿草和树木的青山。我从没走出过大山之外。我常常以为,我所能望见的最远的山冈就是世界的尽头了,那个小村庄就是世界的中心。那时候,我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有多大。四周的群山和群山之间的村落以及蓝天白云之下便是我所能想见的最大空间。我看到过的飞得最高的鸟儿是云雀,跑得最快的动物是马儿,最圣洁湛蓝的是天空,最明亮的东西是山村夜空的星星。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雨后采来的山菇和暑天山沟里摘到的莓子——一种至今想来仍令我满口生津的野果子。 那时候,我一天到晚最渴望的就是能有个小伙伴和我一同去放羊。记得最幸福的日子就是爷爷陪我去放羊,最难熬的就是独自一个人守着羊群和青山等着太阳落山。那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最可怜无助、最寂寞孤苦的就是独自去山里放羊的孩子了。我一个人在山上百无聊赖时,就漫无边际地梦想天上掉下个人儿坐在我身边和我说上一两句话。但是,梦想总是没有实现的那一刻。我把满腔的话儿都说给那只嘴唇和眼圈黑黑的羊儿,和它相依为命。我把山上最鲜嫩的青草采集来,一把把喂给那可爱的羊儿。它几乎不用自己去啃食青草,我都能把它喂得很饱。我就是那样度过每一天的。那时候,我从未意识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经历对我的生命以及人生意味着什么。
  但我却意识到了我幼小的生命和那茫茫宇宙的某种联系。当我在那山坡上用手扒出一小块平地,再用一根不长但却挺直的小木棍儿在上面画出一个十字——那是本质意义上的一个坐标———而后把木棍插在那十字的中心上时, 我就有过这种感觉。这是我每天都必须做的一件事,像一次功课,更像一个神秘的仪式。做完这一切之后,我就把我牧放的那些羊儿赶到山坡上,让它们径自在那里去悠然地啃食那鲜嫩的青草。而我却又回到那根插在十字上的木棍跟前,守望太阳。阳光下木棍投下的影子依照顺时针方向慢慢移动,我用它来测定,该什么时候用午餐,什么时候把散落在山坡上的羊儿赶下山,什么时候再把它们赶回家———回家的那一刻总是那么充满了诱惑。
  那是我跟浩瀚宇宙发生的最早的联系了。后来,我从中学课本上学到,那是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测定时间的仪器,叫日晷。我一直以为,我们那个小村庄的人肯定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这个知识,他们甚至在日晷发明之前就早已懂得并掌握这一知识。那时候,我虽然对此没有做过更深入的思考,但是它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投下的神奇的影子一直在随太阳的照耀而移动, 直到现在,我还觉得那是个了不起的开始。
  但我还是没能成为一个天文学家, 我以为这不是我的错,而是我所受的那种糟糕透顶的教育之过。我的小学老师在一次上课时提问:“你知道天上有几颗星星吗? ”“不知道。”“那你还学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 ”问者一脸的严肃,答者两眼茫然。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才能回答的问题。
  但是,这种教育却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的这种急剧膨胀的想象力加上那种愚弄人的教育,一直影响着我的学业。直到现在,我的理工类的知识仍不及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就在此刻,我回想着我童年时曾经凝望过的夜空,试图用我的想象力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时,我其实也只是在做一次想象中的漫游,是一种纯粹的人文漫步,文学和思想上的东西多于自然界本身所能揭示的东西。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悲哀,但肯定应该是教育的悲哀了。记得一位贤哲说过,教育是什么? 教育就是当你把所有学到的东西都忘记了之后,还剩下的东西。
  那么,我还剩下什么呢? 也许只有那曾经凝望不已的夜空了……

 

书评

  《草与沙》或是作家喜欢的题目,因而拿来作了书名。草与沙本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却让作家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自然与哲学的联系。作家以细腻的感情,感知着草与沙。心怀大慈爱才有大悲悯。古岳显出了无比的忧虑,那是对于草原的忧虑,对于野驴、藏原羚,以及狼和狐狸的忧虑,也是对自然、自由的忧虑。他甚至感到了羞愧,而这种羞愧是无能为力的羞愧,只能以文字表现出来。“有着比所有美术家和哲人加在一起还要多的痛苦,它们的苦难浸泡在它们自己的鲜血中,它们的鲜血染红了一座高原。”
  ——王剑冰

版权信息

草与沙——版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