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传

  • 阅读量:2757
  • 作者: 李长之
  • 类型:传记
  • 标签: 陶渊明 传记 桃花园 理想的生活
  • 出版:2020-09-01
  • VIP商品:点击查看VIP权益
  • 平装版34.8

图书简介

  《陶渊明传》是著名文史学家李长之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介绍陶渊明生平的经典通俗读物。李长之以陶渊明的两个著名先辈陶侃和孟嘉为切入点,以陶渊明的诗歌、书信等作品为线索和佐证,通过对相关史料抽丝剥茧的分析,梳理了陶渊明的思想来源及发展变化,解读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和人生追求,完整展现了陶渊明从传统文人向隐逸诗人转变的思想脉络和陶渊明创造的理想生活。本书资料翔实可靠,内容丰富深刻,观点鲜明,多有新见,是一部价值很高、不可多得的传记文学作品。
  李长之注重史料的选择与提炼,《陶渊明传》大量参考了《宋书》《晋书》《资治通鉴》《陶渊明诗笺注》《陶靖节年谱》《南史》《世说新语》等资料,仅注释达百余条,参考书几十种,真正做到下笔有出处,言必有据。这些都凝结着作者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同时本书还配以四十余幅明清罕见刻本插图,数幅经典字画等。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利津县,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

编辑推荐

  ☆ 20世纪著名文史学家、“清华四剑客”之一李长之经典之作
早在20世纪30年代,李长之即与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齐名,并称“清华四剑客”。李长之先生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注目于那些“文化托命之人”: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李商隐、韩愈等,并卓有成果。其关于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人的研究,至今是研究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的必读书目。
  ☆ 百余条注释,几十余种参考书,言必有据
李长之治学严谨,注重史料的选择与提炼,对陶渊明的研究,有百余条注释,几十余种参考书,真正做到了下笔有出处,言必有据,这些都凝结着他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
  ☆ 资料翔实,考据有据,解读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和人生哲学
李长之以陶渊明的两个著名先辈陶侃和孟嘉为切入点,以陶渊明的诗歌、书信等作品为线索和佐证,通过对相关史料抽丝剥茧的分析,梳理了陶渊明的思想来源及发展变化,解读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和人生追求,完整展现了陶渊明从传统文人向隐逸诗人转变的思想脉络和陶渊明的理想生活。陶渊明的菊花,陶渊明的酒,陶渊明的桃花源,陶渊明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创造了一种理想的生活,远离尘嚣,恬静自然,充盈饱满,简单快乐。这样的理想生活,也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
  ☆ 经典插图版
《陶渊明传》配有明清罕见刻本插图和经典字画,共四十余幅。刻本插图来源于明朝时珍贵的刻本,如《三才图会》《晚笑堂竹庄画传》等。字画则是魏晋以来名家的作品,如南宋梁楷,元代赵孟頫,明代唐寅、仇英、文征明、郭诩、钱选、王仲玉、董其昌、张鹏,清代禹之鼎、焦秉贞,近现代的李耕、溥心畲等等,他们以陶渊明或陶渊明诗歌为创作蓝本,寄予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格风骨,也丰富了陶渊明的人格和思想。这些插图、字画与文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让人感悟艺术的魅力。

图片欣赏

书摘

一、引子——陶渊明诞生的时代
  在陶侃死后(公元三三四年)三十多年,在孟嘉可能还在世的时候(孟嘉死年无考,但他与桓温同时代,桓温死于公元三七三年),陶渊明诞生了。
  陶渊明诞生的年代是公元三六五年,晋哀帝(司马丕)兴宁三年。近代人虽然有些不同的议论,但理由都不是十分巩固的,反之旧说倒有许多不可动摇的地方,所以我们保留了旧说。
  这时东晋偏安已经有四十八年(公元三一七年起)了,而逐渐衰微下去。此后有五十四年是在外来的压迫和内战的循环中过日子,这样晋王朝也就亡了。——这正是陶渊明的一生所占的时间的主要部分。
  在陶渊明的幼年,是王、谢士族依然有着势力的时代,但已经走向没落了。大书法家王羲之死在公元三七九年,那时陶渊明十五岁。十九岁那年,有有名的淝水之战(公元三八三年)。这次大战带有决定性的意义, 秦王苻坚在前一年就说:“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资治通鉴》卷一〇四)他在第二年并且给谢安等准备了房舍,打算俘虏过去,当他的吏部尚书。他是绝想不到失败的。他没料到晋国靠了被俘虏过去的爱国将领朱序的透露敌情,临阵瓦解了敌人战志,以及谢安的异乎寻常的从容镇定的指挥(谢安在初闻兵警时镇定到照常下棋,到大胜时也仍然下棋,“了无喜色”),而更重要的是一般人民和士兵都有着极其热烈的盼着打一个胜仗的愿望,并在事实上也支持了这一胜利,所以就以八万之众,终于击退了百万大军的入侵。从此,南北对立的局面稳定下来了;有时还可以北伐,收复一部分失地。就作战能力和士气论,东晋是有早日北伐成功的希望的。淝水之战是晋的国威依然强大的一个证明,可是此后国力就为内战所削弱。淝水之战同时是王、谢士族政权的一个回光返照,谢安死于淝水之战后的两年(公元三八五年),士族更没落了,军阀的势力代之而起。谢安死时,陶渊明二十一岁。
  陶渊明的时代,就是一个士族没落而军阀代起的时代。陶渊明自己虽然不是士族,但由于文化教养、时代风习的熏陶,他也有当时士族阶级所共同具有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意识;士族没落了,他也就有一种没落的感觉,他老是怀想古代,这心情是可以了然的。军阀势力呢,他一方面看不上眼,也够不上资格,于是他在另一方面谋出路,这就是他躬耕的来由。他想靠自己的劳动,维持一个小天地,保留他自己的没落的情调以及自己的思想体系。由于他对当时不满,他的作品里有着反映和批判的成分;由于他自己经过了穷困和劳动,他的作品里也有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的体会和同情;他虽然是不得已而劳动的,但既经劳动之后,也多少变革了自己——所以他的人格和作品终于有着很大的光辉。
  作为诗人的陶渊明,他的幼年和少年,恰是生长在一个艺术时代里。除了方才提到过的书法家王羲之和他同时之外,雕塑家戴逵(死于公元三九六年,时陶渊明三十二岁)、大画家顾恺之(生于公元三四三年,大陶渊明二十二岁)、山水画家宗炳(生于公元三七五年,时陶渊明十一岁)也都和陶渊明同时。就文学范围内而论,虽然过江的大诗人郭璞死在陶渊明生前四十年,中间似乎空白了些,但玄言诗人孙绰、许询,咏史诗人袁宏都在陶渊明幼年时还活着,至于和陶渊明同时的年轻诗人谢灵运(生于公元三八五年)、谢惠连(生于公元三九七年)、颜延之(生于公元三八四年)、鲍照(生于公元四一六年左右)等,就更多了。附带提及的是,这时还有大思想家支遁(公元三六六年卒)、鸠摩罗什(公元四一三年卒)、慧远(公元四一六年卒),大历史家裴松之(生于公元三七二年),《世说新语》的编著者刘义庆(生于公元四〇三年),这都是和陶渊明同时在文化上放着光彩的人物。
  这就是陶渊明的时代——文化上一点也不寂寞的时代。
  陶渊明的诗是那样有着艺术性,同时又带有那样多的思辨的因素,在没落的情调之中却又有着傲然独立的神气,这正说明他的诗是像他那样一个身份的人在他那一个时代的反映。

版权信息

版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