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大明王朝的“繁荣性坍塌”

专栏作家: 安迪斯晨风 



读本书之前,我也读过很多关于明朝历史的书,其中既有通俗有趣的《明朝那些事儿》,也有带点学术意味的《万历十五年》,但是这些作品视角所关注的,大都是历史上那些光彩照人的“名角儿”,那些历史传记中能找到名字的精英。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固然精彩,但是如果以为历史只有一台台名人唱的大戏,那你就错失了更加生动有趣的故事群落。就像只看到最高大的几株树木,却忽视了葱茏而广袤的浩瀚森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马伯庸的新作《显微镜下的大明》。在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大明王朝基层社会中的芸芸众生,用六个根据明代真实档案资料写作的故事,为我们揭开了两百多年前普通老百姓们生活的一角,展露出最鲜活又最动人的人间往事。

前面的三个故事都发生在南直隶下辖富庶而文明的徽州府,时间跨度大致是从嘉靖初年到万历末年,正是大明中期江山稳固的时代。某种意义上讲,三个故事中的徽州府就是大明王朝这尊巨人身上最为典型的“细胞切片”。三个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从没有文凭的小文人,到没什么势力的普通富农,最高不过是只在史册上留下名字的路人甲知府、县令。在这本书里我们看不到让人热血沸腾的金戈铁马,也没有险象环生的朝堂争斗,但就是这一连串发生在徽州的“琐碎”故事,却彻底暴露出了大明王朝脆弱的基层统治能力,为其几十年后的轰然倒塌埋下了伏笔。我们读懂了这三个故事中蕴含的基层治理逻辑,也就搞懂了整个国家政权的运行模式。

对一个基层政权来说,最重要的核心任务大致上有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治安稳定、规范执法、征收赋税、弘扬文教等等。《显微镜下的大明》中的前三个故事便围绕着这几个核心任务展开。第一个故事“丝绢案”,讲的是徽州府各县关于一桩赋税旷日持久的扯皮,第二个故事“婺源龙脉保卫战”,讲的是县一级政权和普通百姓们猫抓老鼠般的争斗,而第三个故事“杨干院律政风云”则讲的是明朝的基层司法体制。

这三个故事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彻底暴露出了明朝最核心的问题:基层治理上的混乱和失序。这种失序发生在州府与县城之间,如“丝绢案”中,徽州府分裂成了歙县和其它5个县的两大阵营互相攻讦,作为上级的知府却对愈演愈烈的属县矛盾毫无办法。

这种失序也发生在官府和普通百姓之间,“婺源龙脉保卫战”中,本来已经形成了法规政策的山岭保护计划,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推行下去,甚至已经形成了固定制度的优良措施,也会随着时间消磨而逐渐失效。

这种失序更发生在人与法律之间,“杨干院律政风云”中,一个小小的僧人“都纲”都能花样百出地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上。贪赃枉法、胡乱判案甚至草菅人命,在这个案子中,一系列的法律漏洞都暴露无遗。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最后案件的解决,靠的居然是嘉靖皇帝的小小私心,这实在是法律的尴尬。

不管是财赋、法律还是治安,归根到底是基层治理的问题。作者在做完充分的铺垫之后,顺利成章地引入了第四个故事,也是本书中最具历史沧桑的一段故事:黄册档案库的兴衰。所谓“黄册”,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一种人口登记簿,其中对全国的人口按所从事职业进行详细的造册登记,包括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在朱元璋的如意算盘中,凭借每隔10年更新一次的黄册,大明朝廷就能准确知道每一户百姓的生活状况,不管是征收赋税还是徭役都不再是难题。

朱元璋把黄册档案库看作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工具,建立了一系列铁腕督造、查验和维护制度,让“黄册”成为了天下臣民心目中最为神秘而权威的数据库。然而随着时光的侵蚀,原本坚硬如铁的黄册管理制度也慢慢崩解出一道道裂口,长出一片片锈痕,在大明王朝灭亡之前百年就已经彻底失去了效用。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一朱元璋精心设计的制度,变得朽烂不堪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地方上的实际统治者,也就是那些乡绅富户们并不愿意看到朝廷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民政资料。只有当数据不透明,一团糊涂的时候,他们才方便从中牟利。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许多利用户籍制度漏洞牟利的方法,总之就是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朱元璋施展铁腕统治的时候,他们不敢造次,等到后来朝廷重视程度稍差,这些“老江湖们”便肆无忌惮地拖延瞒报甚至故意破坏,最后把黄册变成了废纸。

另一原因来自于黄册管理者们身上,最初的制度设计考虑得再周密详细,也难以抵挡人性的贪婪和懒惰。不管是负责核查的监生们,还是负责晾晒维护的小吏,都对自己日渐繁重而又没有报酬的管理劳动十分不满,于是他们开始探索敛财之道。当然,黄册制作过程中的繁重成本,最后也都变本加厉施加到了老百姓们的头上。直到明朝灭亡,这一可怕的负担才得以终局。

黄册档案库的故事虽然与前三个故事在地域范围和时间跨度不大相同,但我们细究之下就会发现,它写的依然是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失序,我们从这冰山一角中可以再一次窥见大明王朝的病入膏肓。正如作者所说,在明朝本就不够健康的病躯上,趴着密密麻麻的寄生虫吸食血肉,久而久之,寄生虫们越发肥大,明朝的躯体却变得更加脆弱不堪,最后所有疾病一起爆发。

马伯庸把《显微镜下的大明》中揭露出的明朝积弊概括为“繁荣性坍塌”,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天下安定繁荣,一片欣欣向荣,但在繁华的掩盖下,却是一个正在因为失去秩序而日渐坍塌的社会。

从源头上说,本书中选取的故事全都来自于历史专家们的学术研究。但因为这些学术文章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学术界又不是很热衷通俗化分享,所以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马伯庸可能是最早意识到学术论文里面藏着大量宝藏的作者,他阅读理解那些学术资料之后,再用自己的精妙文笔把大众看不懂、不愿看、会睡着的内容写成非虚构体的小说,或者说“报告文学”,让普通人也可以了解历史研究的精微奥妙,可谓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