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品授奖词

  11月16日,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颁奖盛典在津举办。三十多年来,以“读者之选”为指标的百花文学奖,持续呼应着中国文学的脉动,并为之注入生机与力量。


◣短篇小说奖◢

 

储福金.jpg

获奖作品

  《棋语·搏杀》

作者简介

  储福金,男,江苏宜兴人,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与南京大学中文系。插过队,担任过小说编辑。已出版长篇小说《心之门》《雪坛》等十余部。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江苏省政府文学艺术奖、紫金山文学奖及多种期刊奖。

授奖词

  储福金深谙围棋之道,他以围棋为创作题材,以棋语、棋手为切入口,创作了极具中国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辨的“棋语”系列小说。《棋语?搏杀》尤其精彩,用扎实的细节和玄奥的棋理,讲述一场似幻似真的棋局,创造了短篇小说“微小的奇迹”。对弈,不止于棋艺的对决,也不止于人生境界的对决,还是对空茫命运的叩问与质询。

 

苏童.jpg

获奖作品

  《玛多娜生意》

作者简介

  苏童,男,1963年生,江苏苏州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碧奴》《黄雀记》等。曾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十、十一、十二、十四届百花奖,第十六、十七届百花文学奖。

授奖词

  苏童的《玛多娜生意》通过庞德、简玛丽、桃子等几个都市男女的悲欢离合,揭示了当下社会的“心灵之失”。苏童擅长在世俗的欢乐之中书写沉痛的心灵哀悼,在漫不经心的诉说之中透露出刻骨铭心的道德自省,在物质的浮华表象之下探询人性的深度。在苏童浮世绘般地对都市生活的讲述之中,我们仿佛也如同小说人物,被推向了高楼顶层,接受人性的拷问和心灵的质询。《玛多娜生意》以精妙节制,又准确无比的语言,击中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情感的软肋。

 

毕飞宇.jpg

获奖作品

  《两瓶酒》

作者简介

  毕飞宇,男,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做过教师、新闻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小说《那个夏季那个秋天》《平原》《推拿》等。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第一、三届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第七、九、十、十三、十五届百花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

授奖词

  犹如一本浮世绘,毕飞宇的《两瓶酒》将目光投向社会转型期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透视两代人的价值观,笔触饱含深情,极具社会文本的现实意义。至善的亲情,总能将人物带到温暖的彼岸。毕飞宇绵密细腻的述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回味与深切反思。

 

蒋子龙.jpg

获奖作品

  《暗夜》

作者简介

  蒋子龙,男,1941年生于河北沧州,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长篇小说《蛇神》《人气》《农民帝国》等。曾获《小说月报》第二、三届百花奖。

授奖词

  短篇小说《暗夜》,反映了蒋子龙一以贯之的现实介入能力,以及令人敬佩的“同时代人”精神。蒋子龙在长达数十年的写作生涯之中,敏锐地捕捉各个时期社会的变化,为中国当代文坛留下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暗夜》叙事紧张曲折,语言硬朗冷峻,将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命运,放置于诡谲复杂的国际语境之中,凸显了主人公超常的忍耐力、勇气与担当。

 

莫言.jpg

获奖作品

  《等待摩西》

作者简介

  莫言,男,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1976年参军,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八、九、十、十五届百花奖。

授奖词

  《等待摩西》是一篇飞翔于“时间”之上的小说。摩西的成长、逃亡与归来的故事,在莫言幽默轻盈,又富于韵味的语言之中,飞翔于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历史之上。这里有莫言对人性与信仰的深切思考。《等待摩西》中,莫言以“等待”意象,试图建立反映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新文学景观。这种新文学景观,也显示了莫言不懈的文学追求与新的文学雄心。

 

任晓霁.jpg

获奖作品

  《换肾记》

作者简介

  任晓雯,女,上世纪70年代生。已出版长篇小说《她们》《岛上》《好人宋没用》,短篇小说集《阳台上》《飞毯》。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十月文学奖、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根据其小说《阳台上》改编的同名电影已上映。

授奖词

  本篇的创作灵感起源于真实的新闻事件,讲母子之间因疾病争夺生存机会的故事。在小说中,任晓雯以人性的逻辑,而非现实的秩序,来排列文本。放弃了对母亲、儿子、儿媳的道德预判,而是任由“换肾”这个重要事件来推动人物完成自我形象的塑造,或自私,或冷漠,或薄凉。这不仅仅是一篇小说区别于新闻报道的地方,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

 

徐则臣.jpg

获奖作品

  《兄弟》

作者简介

  徐则臣,男,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1997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小说《午夜之门》《夜火车》《耶路撒冷》《王城如海》《北上》等。曾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十三届百花奖,第十六、十七届百花文学奖。

授奖词

  《兄弟》延续了徐则臣以往关注底层京漂人生的题材,写出了人生的孤寂感,以及对这种孤寂感的克服。更重要的是向广大读者传达了文学应有的对当下正在发生变化现实的及时反映,并传达出了卑微者的理想也不能被蔑视的文学之声,是一篇充盈着理想主义的温情之作。

 

黄咏梅.jpg

获奖作品

  《给猫留门》

作者简介

  黄咏梅,女,生于上世纪70年代。著有诗集《少女的憧憬》《寻找青鸟》,小说集《把梦想喂肥》《隐身登录》《少爷威威》等。2002年起在《花城》《钟山》《收获》《天涯》《人民文学》《大家》等刊陆续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各种选刊选载。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授奖词

  《给猫留门》是一篇构思精巧且又充满力度感的小说。黄咏梅以特有的耐心和韧性,借猫事书写人事,用猫失踪来写人的丧失,在抽丝剥茧般的叙述中,从容地呈现了两代人生命中的惊涛骇浪,也揭示了历史深处的迷惘与吊诡。它隐秘而又晦暗,忧伤而又沉重,使生命、家庭与历史交织成一首令人喟叹的命运交响曲。小说在以轻击重的叙事策略中,展示了作家优秀的叙事智慧。

 

刘庆邦.jpg

获奖作品

  《燕子衔泥到梅家》

作者简介

  刘庆邦,1951年生,河南沈丘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黑白男女》等九部,中短篇作品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黄花绣》等五十余种。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提名以及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五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德等外国文字,出版有六部外文作品集。

授奖词

  《燕子衔泥到梅家》通过对农村老年群体凄凉晚景的描摹,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生存状况,针对当下乡村社会中骨肉亲情关系被金钱本位异化后带来的伤痛与扭曲,表达出人们对乡土对故园的共同追问和求索。刘庆邦以质朴平实的语言,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不动声色地成功完成了人物塑造,同时既不回避社会转型之下传统乡土生活的离析,又用“燕子衔泥”的意象来表达对重构原乡风景的冀望和渴盼,传递出一个优秀文学创作者的良心和温度。

 

汤成难.jpg

获奖作品

  《鸿雁》

作者简介

  汤成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小说《一个人的抗战》《只有一只乳房的女人》《比邻而居》,曾获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现居扬州。

授奖词

  《鸿雁》一如那首意蕴丰盈的蒙古歌,通篇流溢着一种昂扬而坚韧的生命基调。小说以乐观、深情的笔触,写两个遭逢困厄的底层小人物,在惨淡的生活边缘相遇相守、彼此照亮的故事。汤成难始终关注世态人情,直面人生的艰辛,对苦难中希望的书写又使她的小说充满理想主义气质。

 

◣中篇小说奖◢

 

孙频.jpg

获奖作品

  《光辉岁月》

作者简介

  孙频,女,1983年生,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2008年开始小说创作,已出版长篇小说《绣楼里的女人》,小说集《隐形的女人》《同体》《三人成宴》《不速之客》《无极之痛》《疼》等。作品多次入选各种选刊、选本。曾获《小说月报》第十五届百花奖。

授奖词

  近年来,孙频在小说创作中不断探索和追问着个体与时代的关系,关注个体在时代中的生存状态,毁灭与重生,试图凭一己心灵之逆光与时代交锋,寻求自我安置的可能性。孙频的中篇《光辉岁月》延续了这一追求,光辉岁月中的苍凉人生故事,呈现一代人的精神史。

 

张悦然.jpg

获奖作品

  《大乔小乔》

作者简介

  张悦然,女,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著有长篇小说《茧》《誓鸟》《水仙已乘鲤鱼去》《樱桃之远》,短篇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爱》。曾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2004年度最具潜力新人、人民文学散文奖、华语传媒文学大奖?2016年度小说家等奖项,入选《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小说集《十爱》入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茧》入选《亚洲周刊》2016年度十大小说。

授奖词

  《大乔小乔》直面自我时代的现实,书写属于八零一代的独特记忆,故事的主角是正常出生的姐姐与意外存活的妹妹,姐妹二人因性格与命运的不同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张悦然以人间悲悯的情怀,寓心灵创伤于历史记忆和现实境况之中,寓脉脉温情于悲愤惨烈和深省追问之中,写出了岁月的流转、时代的悲情、亲情的变异、爱情的鸿沟,更重要的是写出了爱的不可泯灭。

 

房伟.jpg

获奖作品

  《猎舌师》

作者简介

  房伟,男,1976年出生,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已发表评论、诗歌、小说等二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英雄时代》,学术著作《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王小波传》等。现为苏州大学教授。

授奖词

  房伟的中篇小说《猎舌师》,以历史真实事件为原型,呈现了历史与想象之间的巨大张力。该小说以家仇国恨与中日美食文化碰撞为双重线索,故事曲折生动,波澜起伏,人物个性鲜明,丰富立体,充分显示了房伟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对战争的细腻想象,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

 

徐贵祥.jpg

获奖作品

  《鲜花岭上鲜花开》

作者简介

  徐贵祥,男,1959年生,安徽六安人。著有长篇小说《仰角》《历史的天空》《高地》《八月桂花遍地开》《明天战争》《特务连》《马上天下》《四面八方》等。曾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四、九、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七、九、十一届全军文艺奖。

授奖词

  作为当代军事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徐贵祥将寻找英雄、发现英雄、捍卫英雄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责任,饱含着深情,用如椽巨笔书写着“干街往事”。《鲜花岭上鲜花开》以“干街”的百年历史为结构主线,以韦梦为的传说、韦梦为继承者的故事穿插,营造出虚拟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小说空间。作品带领我们走进历史的纵深,去探询被忽略、被淹没并且被误解的无名英雄。在徐贵祥的笔下,无名英雄更著英雄本色。

 

石一枫.jpg

获奖作品

  《借命而生》

作者简介

  石一枫,男,1979年生于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红旗下的果儿》《节节最爱声光电》《恋恋北京》《我妹》《心灵外史》,小说集《不准眨眼》《合奏》《世间已无陈金芳》《营救麦克黄》《小李还乡》《特别能战斗》等。曾获第十六、十七届百花文学奖。

授奖词

  “新一代顽主”石一枫用现实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情怀、人道主义关怀开始了对现实的正面强攻、直视和拷问。《借命而生》讲述了一个直抵心灵的精彩追捕故事,两个越狱的嫌犯姚斌彬、许文革,让看守所管教杜湘东从此走上了追捕之路。这场男人间的战争,跨越近二十年,急剧变化的社会洪流渗透进他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他们命运的底色,唯有不变的是忍痛强硬地面对生活,坚守自己的善良和价值。“小人物”演绎出了“大情怀”,堪称中国版的《肖申克的救赎》。

 

胡学文.jpg

获奖作品

  《龙门》

作者简介

  胡学文,1967年生。著有长篇小说《私人档案》《红月亮》等四部,中篇小说集《麦子的盖头》《命案高悬》等六部。作品多次入选各种选刊、选本与年度排行榜。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百花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

授奖词

  《龙门》,是一篇直面现实的优秀之作。胡学文以冷峻节制的语言,将那些令人无法直视的真相,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感性气息,犹如冰下涌动的清水,雪花腹下的春泥,透露出胡学文对人性的细腻体察。《龙门》展现出作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入思考与艺术把握。

 

迟子建.jpg

获奖作品

  《候鸟的勇敢》

作者简介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著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等。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一、二、四届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第七、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百花奖,第十六、十七届百花文学奖。

授奖词

  迟子建钟情于东北大地的书写,东北的辽阔与落寞,东北的宽厚与生机,都在她的笔下。《候鸟的勇敢》中,候鸟为人提供了灵魂上的启示和救赎,自然与人构成了一种互相映衬、互相对比、互相提升的关系。迟子建以悲悯大情怀告知世人,这世上从不乏慈悲之心,这世上还有那么多不背弃美的湿漉漉的眼睛,像灯一样在黑夜中闪烁!

 

林森.jpg

获奖作品

  《海里岸上》

作者简介

  林森,男,1982年生。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学员。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小镇》,长篇小说《关关雎鸠》《暖若春风》,诗集《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等。曾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海南文学新人奖、海南文学双年奖、全国梁斌小说奖。

授奖词

  青年作家林森的中篇《海里岸上》是一部难得的海洋文学佳作。小说将故事的发生背景置于海边渔村发展转型的阵痛之中,展现了老一代渔民与新生代渔民的生活与精神上的隔阂、传统海洋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的碰撞,丰富了我们对经略海洋、逐梦深蓝的认知。

 

张欣.jpg

获奖作品

  《黎曼猜想》

作者简介

  张欣,作家,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深喉》《不在梅边在柳边》《狐步杀》等。

授奖词

  《黎曼猜想》聚焦中国都市的新兴阶层,塑造了多位富有时代特色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作家对于人性的探索和新都市精神的追寻。当中国的都市开始跻身于世界大都市的方阵,其都市精神的内核一定包含着强劲的引擎动力。张欣敏锐地记录下这一历史的进程,在《黎曼猜想》中揭示得最为清晰:除了活着,还要重生!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是一个极具意味的主题,因为它反映了一个古老民族的腾飞,也反映了人性在更高层次上的苏醒。

 

杨少衡.jpg

获奖作品

  《鱼类故事》

作者简介

  杨少衡,祖籍河南林州,1953年生于福建漳州。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海峡之痛》《党校同学》《地下党》《风口浪尖》《铿然有声》《新世界》;中篇小说集《秘书长》《林老板的枪》《县长故事》《你没事吧》等。

授奖词

  《鱼类故事》以冷静的笔触写出了时代关切的主题。作品塑造的两个主人公身为基层干部,有担当、敢作为,为保护生态环境,顶住各方压力,果断炸毁阻碍鱼类生长并有安全隐患的水电站大坝,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肝胆相照、互相支撑,显示了基层干部应有的血性和真情。杨少衡深耕文坛三十多年,始终力求深入人性层面,将特定境遇下人性的复杂与多变,挣扎与升腾予以完整呈现。

 

◣长篇小说奖◢

 

红日.jpg

获奖作品

  《文联主席的驻村笔记》

作者简介

  红日,本名潘红日,广西都安人,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述职报告》《驻村笔记》《同意报销》《年度考评》《欢迎光临》《动弹不得》《越过冰层》《给你一次》等。曾获《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优秀中篇小说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广西文艺创作花山奖·创新奖、广西年度作家奖等。

授奖词

  《文联主席的驻村笔记》承袭中国现实主义写作的优秀传统,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当下正在进行的这场脱贫攻坚战役,既是记录精准扶贫工作的生动档案,也是无数驻村帮扶干部的集体回忆录。红日有着敏锐的题材触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其个人驻村经历为蓝本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在宏大叙事中融入乡土色彩,展现出桂西北人民豁达开朗的精神风貌和为了脱贫攻坚不舍昼夜的实干精神,实实在在讲出了富于时代气息的“中国故事”。

 

周建新.jpg

获奖作品

  《王的背影》

作者简介

  周建新,满族。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老滩》等多部。中短篇小说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多次获得辽宁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现供职于辽宁省作家协会。

授奖词

  历史从来不会仅仅定格在史书中,在代代相传的血脉里,在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无不活跃着历史的基因。当周建新以史诗般的笔墨描绘出前清建州女真爱新觉罗家族的崛起,作家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创作视角。在舒尔哈齐、阿敏、瑙岱的悲剧人生中,努尔哈赤、皇太极的雄才大略得以彰显,那一个个立体的人物形象,摆脱了正史的枯燥记叙,甚至摆脱了正史的盲视,从而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散文奖◢

 

李万华.jpg

获奖作品

  《丙申年》

作者简介

  李万华,青海互助散文作家,出版有《西风消息》《金色河谷》《焰火息壤》等。曾获青海省第七届文学艺术奖。现居青海。

授奖词

  丙申年,诚然更多地只是这组随笔作品写作的时间标记,然而,当一年中断片式的深切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被李万华以散文的方式进行重构并使之错落呈现时,时间即经由作家而获得了如此切实可感的形容及有别彼此的特征。岁岁年年,何以花相似而人不同?《丙申年》试图回答的,是关于时间的这一永恒命题。

 

钱红莉.jpg

获奖作品

  《春有信》

作者简介

  钱红莉,七零后,出版有《华丽一杯凉》《低眉》《诗经别意》《读画记》《四季书》《一辈子历历在》等。供职于《安徽商报》,现居合肥。

授奖词

  春天生机洋溢,春天欲望生长,春天季节残忍。如果我们牢记并认同前代文豪的春之体认,就可以发现的深度互文所在。花开何以使观者溅泪?鸟鸣又何以闻之惊心?物候挟裹万千文化体验拥来目前,而文明浸染又激发思辨感受天时。人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常存促狭偏颇甚而有所悔愧,但在钱红莉笔下,人也同样因自我与世界的一体共振而获得存在的实感与喜悦。

 

陈霁.jpg

获奖作品

  《锦书 1990》

作者简介

  陈霁,本名陈纪昌。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花城》《天涯》等,有作品入选各类选本。出版有《白马叙事》《诗意行走》《城外就是故乡》《蜀中纪》等。

授奖词

  锦书难托。陈霁托付与《锦书 1990》的,并非一段业已逝去的山盟海誓。这封“锦书”,不仅包含着对隐秘而美好的个人情感体验的伤怀追忆,更被糅入了众多面对社会变迁、人事更迭时个体深切而复杂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感喟。作品也因此实现了对悼亡散文感忏追颂格局的超越,成为一段被个人经验并记录下的时代心史。

 

于坚.jpg

获奖作品

  《治多采风记》

作者简介

  于坚,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摄影师、纪录片导演。著有诗集、文集三十余种,摄影集一种,纪录片四部。曾获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散文奖、百花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花城文学奖等。

授奖词

  采而风之。作为人类最早的诗学理论之一,漫漶数千年的“采风”,不仅是中国诗歌的发硎之光,更涵蕴了诗歌发生学意义的深刻内涵。在治多,于坚经由古老的诗歌传统“采风”,与地理、历史、文化、宗教诸多因素复杂共振而获得诗兴——文明时代前夜将曙时的神秘体验。在这种催生诗歌的体验之中,不再割裂于世界的人,熔融与天地,个体生命也因之得以感受和走向完整。

 

韩浩月.jpg

获奖作品

  《给某某的信,兼致故乡》

作者简介

  韩浩月,时评人,专栏作家,影评人,为多家知名媒体撰写文娱评论。出版有《错认他乡》《一个人的电影院》《午睡主义者》等。第一、二届优质华语电影大奖、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金扫帚奖、华鼎奖等影视奖项评委。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高级观察员。现居北京。

授奖词

  在一封同时写给某某与故乡的信中,似乎仅仅作为虚空的能指而存在的“某某”、在抽象思辨和具体实在的人事间反复跳切的“故乡”,与“我”构成了“对影成三人”的经典美学关系。透过这种叙事建构,韩浩月将痛切的故乡之思与灵动的散文之笔,在文字的拉杂驰骋中交融如水乳。而失却故乡的人,饮下的又何尝不是“举杯邀明月”的凄怆与孤独?

 

张炜.jpg

获奖作品

  《松浦居随笔》

作者简介

  张炜,山东栖霞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等二十一部;诗学专著《楚辞笔记》等多部。作品获优秀长篇小说奖、“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作品被译为英、日、法、韩、德等多种文字。

授奖词

  从心上漫开来,继而涌遍全身的一股热力,会让人坚持和不倦地去做一件事、做成一件事。这种热力是由生命力的强弱来决定的,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涌遍全身的灼热感就会频频出现。这也可以看成是生命的冲动。但冲动的性质和结果是不同的,强有力的冲动会把一个人的行动推向很远。张炜热烈地坚持纯粹的文学核心,又温煦地始终保持与潮流的距离,他的作品充满哲思。

 

傅菲.jpg

获奖作品

  《每一种植物都有神的面孔》

作者简介

  傅菲,1970年生,江西上饶广信人。乡村研究者。散文常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花城》《天涯》,收入百余种选本。著有《河边生起炊烟》《我们忧伤的身体》《木与刀》等散文作品十余部。

授奖词

  之前,我臆想,花瓣落地会像一具尸体摔在地上,轰然作响,事实上,悄然无声,只是在枝头上削去了踪迹,在空气中晃了晃身子,甚至来不及喊一声痛,脱下鲜艳的舞衣,轻得连大地都没有觉察到飘落的颤动。傅菲,探寻生活和心灵的真相,关注底层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的挣扎,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以及对生命和自然所发生的温暖,直指人心和人性。

 

徐可.jpg

获奖作品

  《大敦煌》

作者简介

  徐可,江苏如皋人,文学硕士、哲学博士,编审。中国作协会员,启功研究会理事。主张真情写作,认为优秀的散文必定具有真挚的感情、高远的境界和深邃的思想,并倡导回望传统、弘扬中华散文的古典美。著译若干,获奖若干。

授奖词

  深秋的敦煌显得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一地清辉。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疑在历史与梦幻之中。它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没有现代的立交桥,但是它有历史的厚重,它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精致。敦煌之大,大在气度。徐可散文以古今呼应的正史化写作回到历史现场,坚持历史散文的现实精神。

 

熊育群.jpg

获奖作品

  《双族之城》

作者简介

  熊育群,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出版有诗集《我的一生在我之外》,长篇小说《连尔居》《己卯年雨雪》,散文集及长篇纪实作品《西藏的感动》《路上的祖先》等二十部。作品在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埃及等国翻译出版。

授奖词

  老旧的东西依然故我,旧时生活的现场抵御着时光的侵蚀,它们没有退场。就像古代罗马城,它们仍然矗立在城市中央,你仿佛感觉到从前的气息与人的活动,他们的眼神、呼吸,在某些瞬间晃动,那么生动。两千年的时光从石柱石礅的苍老里丝丝透露,祖先们的眼神与呼吸隐隐约约,他们活在时光中又超越于时间,让人置身于从前却又分明站在现实的喧嚣中……熊育群立足于鲜活的文化现场,坚持回到生活世界本身,让文化如其所是地显现。

 

黄桂元.jpg

获奖作品

  《栖居于潮落潮起》

作者简介

  黄桂元,天津市作协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在百余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与批评文章三百万字,部分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作家文摘》等转载,入选各种年度中国最佳作品选本十余次,已出版长篇小说、评论集、散文随笔集七种。

授奖词

  清夜扪心,我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命运的如此眷顾?人类身居其间的这个蓝色星球正在变小,可以接纳任何的聚散离合,世事沧桑,生命谣曲,人间大剧。是的,活在潮落潮起的当世,没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发生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的透视,独特、曲折地展现了当代社会中一种潜流状的生活形态,读来激人深思。

 

◣科幻文学奖◢

 

霜叶红枫.jpg

获奖作品

  《心殇》

作者简介

  霜月红枫,原名杨颖,重庆市作协会员。在全国数十家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逾百万字并获全国知名刊物转载,作品收入多种散文、小说选集。已出版长篇小说《凤皇天下》,科幻中短篇小说集《重生》《梦境直播》。

授奖词

  从普通人的视点和立场,霜月红枫描绘出一场充满悬念与想象力的“换心之旅”,构想当人身处此遭时可能的行为与感受,由此淋漓展开人心的又一处隐秘空间。《心殇》构思奇崛,行文凌厉,以痛楚而意外的叙事,将浸染其中的读者引向未知的幽暗与宽广。

 

汪洁.jpg

获奖作品

  《时间囚笼》

作者简介

  汪洁,科普作家,科普自媒体联盟“科学声音”执行秘书。科普著作《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获第八届国家文津图书奖。另有《星空的琴弦》《亿万年的孤独》《未解的宇宙》等科普作品出版。主持自媒体电台《科学有故事》入选喜马拉雅FM2018年商业科技十大实力主播。

授奖词

  通过《时间囚笼》,汪洁就经典的哲学/科学命题“时间”展开对话,在科幻的躯壳中剖析探索人之两极。这部作品篇幅虽短五脏俱全,情节步步惊心,引人入胜。《时间囚笼》是一场精心构建的文学的小型实验,人性与社会的百般情态,尽被汪洁摹画其中。

 

王元.jpg

获奖作品

  《火星节考》

作者简介

  王元,新锐科幻作家。曾获“蝌蚪五线谱”科普写作比赛奖;“光年奖”短篇小说奖、微科幻和长篇小说一等奖;“晋康·晨星”科幻文学奖中篇小说优秀奖。在《文艺风赏》、《超好看》、ONE、CLARKESWORLD等媒体发表原创科幻小说与翻译作品数十篇。

授奖词

  在这部兼具想象力与感染力的作品中,王元以绵密的细节、精当的叙事,构建出一个源于当下点滴却渐趋演变为极端困境的未来世界并对置身其中的人类境遇进行描绘。“蓝色泪滴”既是一个科幻意味的隐喻,也对应着经典文学母题——人在代际传承中的冲突与和解。而这部《火星节考》,也可以视为作为后嗣的科幻文学与作为母体的传统文学砥砺互补而结出的硕果。

 

◣影视剧改编价值奖◢

 

王可以.jpg

获奖作品

  《可以在路上》

作者简介

  王可以,原名黄科颖,生于丽水,浙江宁波人,现定居北京。做过会计、记者、主持人,也做过服装、茶庄、饭店、外贸、房产等行业老板,喜欢旅行和冒险,徒步过库布齐沙漠,摩托骑行过新疆和澳洲,成为过赛道摩托“圈数王”,在北京150组摩托赛事中排位13。2016年开笔,历经两年完成小说《可以在路上》,2018年售出影视改编权,参与改编,历时一年半完成剧本创作;现正着手创作新剧《从丽水到丽水》。

授奖词

  当下社会,出现越来越多青春常驻的美女。令人歆羡的“冻龄”神话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大大滞后于生理年龄的相貌和心理使得身心无处安放,导致错位的尴尬、不甘、无奈,乃至苦闷、彷徨。难得的是,作者用幽默自嘲的笔法塑造了“王可以”这个带有自身原型的角色,俏皮的语言也消解了沉重的色彩。轻快幽默的语言,自嘲的精神,高节奏的推进,逆境中自强自立的都市女性形象,使得这部作品注定获得影视的青睐。

 

瑛子.jpg

获奖作品

  《我的博士女友》

作者简介

  瑛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13部。代表作《爱了散了》《宝贝战争》《重返爱情》《老公的秘密》《非常家庭》等,有中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创作24集电视剧本《爱你真的不容易》。曾获《小说月报》第十五届百花奖。

授奖词

  《我的博士女友》在延续瑛子以往作品情节紧凑、悬念十足的特点之外,功力更见扎实,其中涉及对青年人婚恋观、价值观的嬗变,不同代际之间对人生和情感诉求的差异,以及对时下热议的女权主义话题的思索等,共同构成了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的样貌,呈现出作者寓于故事中的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深刻洞见和在文学创作上的进步。并因其不俗的情节悬念和贴近生活的题材优势,而拥有丰富的影视改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