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大事记

最年长的获奖者

——冰心

  第三届《小说月报》“百花奖”(1989年),获奖年龄 89 岁,获奖作品 :短篇小说《落价》《远来的和尚》。
  第四届《小说月报》“百花奖”(1991年),获奖年龄 91 岁,获奖作品 :短篇小说《两个家庭》。

  冰心(1900—1999 年)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始终关心着《小说月报》的成长,曾经担任《小说月报》名誉顾 问,并在 1982 年为《小说月报》题词: “希望《小说月报》在已有的成绩上, 更多选一些青年作家在深入新生活中写出的入情入理、引人向上的作品!”

 


冰心的获奖感言 

 

  在1989年和1991年, 冰心连续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小说月报》“百花奖”,在为《小说月报第三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撰写的小说《落价》的“创作谈”中,她写道 : 
“我看小说,爱看那些没有结局的,使我多一些探索,多一些回味。
我不爱看那些风、花、雪、月,写景多于叙事的作品。看时觉得很热闹,过后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我不爱看中国人写小说写得像译文那样地冗长、别扭。
我不爱看的东西太多了,我觉得寂寞!”

 

文学与牛

——莫言

  荣获了《小说月报》“百花奖”,十分高兴,但听说要写“获奖感言”,又十分犯愁。真是得奖不易感言更不易 ;不易也要写,为了这个我盼望许久的奖。
  记得当年汪曾祺先生到我们班上来讲课,开首就在黑板上写上了六个大字“卑之无甚高论”,这句话出自何典我忘了,汪先生当时是说过的,但话的意思还明白。谈到文学,连汪先生这样的大家都说没有高论,如我这般蠢货,只怕连低论也不敢有。不敢有也得有,因为我的《牛》得了奖, 因为我很看重这个奖。
  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得了奖不能忘了我放过的和我追过的那些牛。一谈牛,就难免谈到所谓的“童年记忆”,一谈到“童年记忆”就难免遭人耻笑,但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只要一耻笑我,就跟对牛弹琴差不多,因为他们的话都是文学理论,而文学理论我根本就听不懂,不是装糊涂,的确是不懂,有好几次我想冒充一下阳春白雪,不懂装懂一下,结果弄巧成拙, 让人摸到了我的底细,就像让贵州的小老虎摸到了驴子的底细一样。
  我童年时期,正逢“文革”,大人垂头丧气,小孩子欢天喜地。我们那时的一个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吃过晚饭后到旷野里去追牛。当然是月亮天最好。大人们点着马灯在大队部里闹“革命”,“四类分子”趁着月光给生产队里干活,我们趁着月光在田野里追牛。那时候,就像我在《牛》里写的那样,牛是大家畜,是生产资料,偷杀一头牛是要判刑的,但生产队里根本没有饲草,“革命”时期,明年的生产谁还去想?就把那些牛从饲养室里轰出去,让它们去打野食,能活的就活,活不下去就死,死了就上报公社,公社下来验尸后,证明是自然死亡,然后,就剥皮卖肉,全村皆欢。我们一帮孩子,吃罢晚饭,等到月光上来,就跑到田野里,追赶那些瘦得皮包骨头的牛。
  “文革”期间,地里不但不长庄稼,连草也长得很少,牛在光秃秃的田野里, 吃不饱,学会了挖草根啃树皮,还学会了用蹄子敲开冰河饮水。我们在月光照耀下开始追牛,起初我们不如牛跑得快,但渐渐地,牛就不如我们跑得快了。我们每人扯住一条牛尾巴, 身体后仰着,让牛带着跑,举头望着明月,犹如腾云驾雾,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那些老弱病残的牛,很快就被我们给折腾死了,剩下的那些牛, 基本上成了野牛,见了人就双眼发红, 鼻孔张开,脑袋低垂,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对这样的牛,我们不敢再追了。后来又出了一个谣言,说是有几个刚死了的人的坟墓让这些野牛给扒开了,尸体自然也让这些野牛给吃了。牛野到吃死人的程度,离吃活人也就不远了。因此我们的追牛运动就结束了。这个时期,中国基本上没有文学。
  “文革”结束后不久,人民公社就散了伙,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家户户都养起牛来,牛的身价猛地贵了起来。人民公社时期说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根本不当东西的牛,重新成了农民的命根子。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的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时代。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农民对种地失去了热情,年轻力壮的人,大都跑出去打工挣钱,村子里的土地,多被大户承包,再加上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果林的增加和粮田的减少,牛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逐渐成为历史。现在农民养牛的目的, 基本上是养肥了卖肉,社会的商品化, 改变了牛的历史地位,农民与牛的感情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去,人们常常诅咒那些杀牛的人,说他们死后不得好报,现在,杀牛跟杀猪一样, 成了司空见惯之事。这个时期,我们的文学也失去了它的神圣和尊严,文学创作,也正在变成一种商品生产。
  我马马虎虎地感到,几十年来, 牛的遭遇与文学的遭遇很是相似,农民的养牛史,活像一部当代文学史。我估计会有很多人反对我的“研究成果”,太下里巴人了嘛!我也想阳春白雪,但学不会,只能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最后,我想说,搞文学的同志们, 不要悲观,更不要绝望,科学无论如何发达,农民无论怎样变化,为了耕田而被饲养的牛还是会存在的,因此纯粹的文学还是会存在的。我想,《小说月报》的广大读者之所以奖励我, 并不是因为我的这篇小说写得有多么好,他们奖励的是我这种为了耕田才养牛的精神。
(选自《小说月报第八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获奖作品《牛》)

 

第九届《小说月报》”百花奖“颁奖典礼

梁晓声发言稿

  尊敬的主编及各位编辑 :
  尊敬的《小说月报》全体良师益友 :

  尊敬的中国小说的伴嫁娘们 :
  代表本届《小说月报》之“百花奖”获奖作者们发言,乃是我十分情愿的事。情愿的发言一般是无须掺假的。以下是真诚的话语。
  众所周知,《小说月报》是中国诸文学选刊中发行量最高的;其“百花奖”历来奉行这样一条规则,即评委与读者投票相结合的规则。此规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小说月报》之“百花奖”其实也是在极大的程度上,代表其众多的文学读者,向一届届获奖者颁奖的。正是在这一点上,充分体现着文学与读者相当密切的关系。
  故我想说,我们虽非沽名钓誉之徒,但确乎的是为奖而来。因此奖的鼓励性、鞭策性、读者参与的积极性, 是足以令我们的创作更加勤奋的,也必然会对我们的创作寄托更高的要求。
  细想想,当前的世界是多么的不安宁,多么的动荡,多么的危机四伏,而全世界的文化、文艺、文学活动却依然在举行着。这是令人感动的。证明着全人类人性的基本原理,那就是——只要太阳还从东方升起,这世界就不应只有恐怖和惩罚,眼泪和血, 还要继续有歌声,有诗,有小说,美, 和所负载的情愫、思想、忧伤与祈祝……
  以下一些话,是我特别个人的一种感激。我感激《小说月报》选载了我的短篇《一只风筝的一生》《双琴祭》《喷壶》,并给予了前两篇“百花奖”。至于《喷壶》,也完全是由于《小说月报》的选载,才引起美国加州某学院的注意,编为中文教材。并且,是通过《小说月报》与我联系的。足见《小说月报》在国外也是很有影响的。
  其实我真正想表达的是——近年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极想促进中国“报小说” 的繁荣。某一个时期, 我很感慨中国某些报的副刊的消亡 ; 很感慨某些报的副刊的不像样子,越来越没了文学的品格,甚而连文化的品格也谈不上了。鸡零狗碎,乌烟瘴气, 骂骂咧咧,无事生非。
  于是我想,在那些依然将文化版当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园地来浇灌的报上,连续不断地发表小说,难道不是一件值得之事吗?进而想,中国最贵的报,也不过一份几角钱。倘只花几角钱买了一份报的人,翻到文化版,竟有一篇小说刊登着,难道他真的会不屑一顾吗?
  有人回答我 :当然会是那样。我不太信。
  具体怎样,我又不太清楚。
  仅仅因为觉得自己的愿望是好的,于是有了以上小说的产生。

  既然许多散文家、诗人、杂文家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始发于报的,到了小说这儿,怎么就会不行了呢?
  我不太信,所以我写了。还有一篇《烛的泪》,《读者》曾头条选载, 正拍为电影。
  藉此机会,我感激始发那些小说的各报的理解和支持;感激《小说月报》一次次地选载了它们。我认为,这也是《小说月报》对“报小说”的鼓励、鞭策,也是《小说月报》对“报小说” 给予的奖……
  藉此机会,我吁请我的这几位同行,也将你们的优美作品,投寄向那些欢迎它们的报吧!
  藉此机会,我郑重地建议报人们, 在报上也给小说一块园地吧!
  如果,多少年以后,中国人与小说的关系不是更疏远了而是更加密切 了 ;如果大多数中国人, 由于经常读“报小说”而培养起了爱读书的好习惯,那么,我辈岂不是也不枉与文学有此 尘缘吗?
  我甚至有一个可能十分冒昧的想法——建议《小说月报》在条件成熟之际,牵头召集全国各重视“报小说” 的报家,开一次“报小说”研讨会, 以促进中国“报小说”的发达。
  最后,代表我的同行们,再次感激《小说月报》为此次颁奖活动所做的一切工作。感激《小说月报》的发行者,《小说月报》的美编者,《小说月报》的每一位成员!
  我的发言结束。

梁晓声

2001 年 10 月

 

梁晓声在第九届“百花奖”颁奖大会上发言手稿

最年轻的获奖者

——林潇潇

  第九届《小说月报》“百花奖”(2001年),获奖年龄 19 岁,获奖作品 :中篇小说《“高四”学生》。

  林潇潇,笔名潇潇。经历过第一次高考的失败,复读一年后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入学前用7天时间完成了4万字的中篇小说《“高四”学生》。此作品,先在“中国网络文学大赛” 中被淘汰出局,后在《小说家》(《小说月报•原创版》前身)上头题发表,《小说月报》予以转载。作者将该小说扩展为 20 万字长篇小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高四”学生》封面


  林潇潇在为《小说月报第九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撰写的“ 创作谈” 中写道 :

  “写这篇小说时,我只希望把它作为一份日记的补充和延伸,获得一份为了写而写的快感,获得一份每一天都有过特殊体验的对自己的惊异。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呼之欲出的故事仍在等待敲一声檀板后娓娓道来的说书人。”

 

《小说月报》第十届百花奖

(2001年—2002年)

    颁奖大会于2003年11月10日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乌镇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故乡,茅盾先生在《小说月报》1980年创刊时即为《小说月报》题词,茅盾先生之子韦韬先生为第十届《小说月报》百花奖颁奖礼发来贺电。参加颁奖典礼的作家被当地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第 20 届
获奖作家

百花奖影像

  •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回顾
  •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获奖感言(一)
  •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获奖感言(二)
  •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获奖感言(三)
更多

百花奖
颁奖季活动

  •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亮点呈现

    9月19日,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天津隆重举行。拥有四十年历史的百花文学奖,又一次为文学的灿烂星空增添了耀眼光芒。本届百花文学奖亮点纷呈,让我们一同回顾。

    1.群贤毕至,弦歌不辍

    获奖作家、评委、文学期刊编辑、助阵嘉宾、出版界和文艺界同仁、读者和媒体代表共计300余位嘉宾出席颁奖典礼,为历届颁奖会到场嘉宾之最。冯骥才、梁晓声、韩少功、姜昆等名家大咖与文坛新秀齐聚一堂,与线上线下读者共赴文学盛宴,见证新时代文学力量。颁奖典礼上,李敬泽、张炜、东西、石钟山、刘大先、林森等十余位作家、评论家、编辑、读者代表发表精彩感言,现场掌声不断。

    曾有11部作品荣获百花文学奖的冯骥才分享了自己与百花社、百花文学奖长久以来的缘分,感叹:“百花文学奖让我们看到读者,让我们重视读者的声音。文学不会老,文学会一直和读者在一起。”散文奖获得者李敬泽说,“我们那么好的汉语如同星辰,向着星辰走去,本身就是幸福,本身就是写作的意义所在,走着走着,百花就盛开了。”第三届百花文艺周学术顾问韩少功表示:“百花文学奖很有特色,首先它兼容并蓄,视野广阔,囊括了各种风格、流派、题材的作品以及各年龄层的作者。其次它纯粹、独立,不受外力干预,非常难得。”再次荣获百花文学奖的张炜说:“百花文学奖持久举办且气势、热情不减当年,有众多读者参与,口碑好,含金量高,影响持久,推动了整个中国的当代文学创作,激活了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新晋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第二次凭借短篇小说获得百花文学奖,他认为,“写作不是为了获奖,但获奖一定能帮助写作者,鞭策你写得更好一点,不辜负这样的荣誉。”评论家代表刘大先表示,“百花文学奖已经通过持续的实践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闪亮品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学当代历史的历程、现实的成就与动态的演变。”

    2.文学“严选”,佳作纷呈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的评选,是对新时代文学的一次集结与检阅。经过读者线上、线下投票和专家评审,本届百花文学奖共计39部作品分获7类奖项,皆是有道德有温度、对时代立传为人民立心、高扬人民性旗帜的精品力作,其致广大而尽精微,探索、创造着新时代的美学和语法,对于当下国内文坛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引领意义。百花文学奖被赞誉为当代文学界的“大范围民意测验”,是国内首个采用读者投票方式评选的文学奖项。四十年来,以“读者票选”为重要指标的百花文学奖,持续观照当代文学的成长,让文学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之注入无限生机与力量。本届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近百万名读者关注、投票。百花文学奖常设“读者奖”,组委会从最终获奖作品命中率较高的选票中抽选出三十名幸运读者颁发“读者奖”,并将邀请其中的三位到颁奖典礼现场。

    3.特别节目,传播广泛

    颁奖典礼当天,与央视网阅读频道、抖音“大有学问”、QQ音乐、酷狗音乐联合打造的“见证文学的力量——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特别节目”于9月19日上午10:00拉开帷幕,全程共计7个小时。央视网阅读频道主持人常婷、紫檀、潘聪、何畅携手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与东西、张炜、裘山山、石钟山、蔡东、班宇、月关、蒋一谈、哲贵、卢一萍、海勒根那、焦雨溪、匪迦、凛、傅逸尘、喻向午等23名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开启全天无暂停式直播访谈,为线上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直播曝光超过700万,进入直播间观看人数超过108万,直播登上今日头条热榜Top20,今日头条文化榜Top6,抖音热榜天津同城榜Top2,热点总热度超过500万。

    4.网络文学奖,初绽光芒

    首次被纳入评奖范围的“网络文学奖”备受瞩目。本届百花文学奖增设“网络文学奖”为常设子奖项,并评选出三部兼具现实性与可读性的网文佳作。这是百花文学奖在拓宽文学关注视野、助力文学新领域方面迈出的崭新一步,至此,百花文学奖成为涵盖小说、散文、科幻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门类的综合性文学奖。网络文学奖获奖者骁骑校感言:“这一届百花文学奖增设网络文学奖,使得网络文学这棵树扎根在了文学百花园中。从此,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中,有了网络文学的一抹葱绿。”

    5.致敬编辑,温暖人心

    来自《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中国作家》《钟山》《上海文学》《长江文艺》《天涯》《湖南文学》《草原》等原发文学期刊的李浩、钟红明、孟小书、崔欣、马天牧、赵筱彬、喻向午、谢锦、李京春、李兰玉、李慧萍、员淑红、俞胜、林森、季亚娅、吴缨、张双、李祥共18位编辑获得本届“编辑奖”。光影短片《书桌》,一一闪过了获奖编辑们的书桌,向始终隐于书后的编辑们致敬,并邀请他们走到台前,共享文学荣耀。

    6.“文”“艺”联动,视觉炫目

    本届颁奖典礼,将文学与各类艺术融合,在颁奖环节之外,穿插播放了光影短片《文学的力量》《百花与我》,并精心安排了文艺节目。天津歌舞剧院献上新编歌舞剧《静远》,还原了北宋画家范宽《雪景寒林图》的苍茫意境;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带来由冯骥才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俗世奇人》选段,展现了一台活灵活现的清末民初天津卫精彩的生活画卷;天津歌舞剧院献上的四小提琴协奏曲《和谐的灵感》,生机勃勃,体现了音符的力量;歌唱家王泽南和王一凤演唱的歌曲《春风十万里》,唱出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希望和幸福。一个个文艺节目和视频短片,将颁奖典礼逐步推向高潮,为线上线下观众奉上视听盛宴。此外,嘉宾“打CALL”预热视频、历届获奖作家采访视频,以及各界人士发来的祝福,为盛典开幕增添助力;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李大卫联袂加盟,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7.点亮天塔,星耀津门

    颁奖典礼结束当晚,“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们共同点亮天塔,以文学之光照亮天津夜空,与广大市民共赏繁华盛世。随着作家们点亮灯塔,网络大V、现场观看的民众将场景照片和视频通过个人账号发布到微博等平台,随即冲上微博同城热搜第一名,当晚点击观看人数达百余万。这是百花文艺出版社第一次“触电”户外广告媒体,通过天津电视塔“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灯光秀,将本地文化、旅游品牌相融合,塑造天津城市文化名片。

    8.书香津城,以文惠民

    第三届“百花文艺周”于颁奖典礼上正式揭幕,恰逢2023书香天津·读书月,组委会组织线上线下1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影视文学论坛和网络文学论坛分别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举办。何弘、吴然、周志强、蔡晓江、欧阳友权、陈定家、月关、徐晨亮、班宇等作家、学者面对面,与高校师生共同探讨“文学与影视如何相互赋能”“新时代网络文学的经典化”等热门话题。韩少功、卢一萍、胡性能、刘运峰、丁垚等名家讲座“汉语的前世今生——2023书香天津·读书月活动”“我眼中的乡村振兴——天津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文学名家主题讲座” “历史的真实与现实的可能——兼谈《马陵道》的创作” “从家风传承到家族成就——以《梁启超家书》《中国建筑史》为例”,为高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思想盛宴。“满天星计划”丛书、“科幻立方·文库本”、《奇遇集:我的目的就是漫无目的》新书发布会,让津城溢满书香。同时,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在全国21个省市地区,100余家新华书店、文艺书店陆续展销。此外,还有“百年风华,潮头追光——中国文学期刊文献展”共襄盛事,引领文艺爱好者们穿越时光,追溯中国文学百年历程。

    9.文创产品,凭添特色

    百花文艺出版社为本届百花文学奖研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纪念徽章礼盒、集章本、雨伞和帆布袋。其中,由《小说月报》创刊号封面、《散文》创刊号封面、《微型小说月报》、《文学艺术周刊》、百花文艺出版社社标、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等12枚徽章等元素组成的限量文艺徽章礼盒文艺复古、新颖别致,赢得与会嘉宾的喜爱。百花文学奖所依托的百花文艺出版社,不仅是天津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当代文学出版重镇,于今年迎来了建社65周年。为追溯各时期百花之出版状貌,百花人谋划百花大事记之钩沉撰写。海内名家王蒙、莫言、蒋子龙等赐字贶画、寄语百花,于是编撰成册《百花文艺出版社65年大事记》。


    10.媒体聚焦,立体传播

    本次颁奖盛典报道覆盖声、屏、报、网、端、微多渠道,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天津日报、中国作家网、澎湃新闻、封面新闻、天津电视台及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文艺台、津云等媒体对颁奖典礼进行了深度报道,各类报道、采访和访谈等已达千余条,各个地方媒体转载达上万条,阅读量超数千万人次。“天津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号开辟专栏。央广网、喜马拉雅、津云视频号、津云APP客户端、小说月报视频号、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视频号等视频平台对颁奖盛典、进行直播。截至目前,各视频号观看总人数5392680人次,点赞334562,转发154350次。



    至此,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圆满落幕。本届百花文学奖为天津的秋日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学底色,并再次诠释了文学的力量!祝贺所有获奖者,感谢助阵嘉宾、评委和各界同仁的支持,感谢读者朋友们的持续关注,让我们共同期待2025年“百花文学奖”再次绽放……

  •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获奖名单及获奖作品授奖词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于9月19日在天津揭晓,100余位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出版界和文艺界同仁以及读者代表出席颁奖典礼,39部作品分获7类奖项,现将获奖作品名单予以公布(获奖作品以作品刊载时间为序)。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获奖名单

    短篇小说奖(10篇):《河马按摩师》(邱华栋)、《小野先生》(金仁顺)、《荷花姜》(潘向黎)、《日光照亮北斗》(蔡东)、《事逢二月二十八日》(朱辉)、《事情不是这样的》(裘山山)、《浮空》(蒋一谈)、《飞来飞去》(东西)、《电影院轶事》(王祥夫)、《黑森林》(陶丽群)

    中篇小说奖(10部):《爱的川流不息》(张炜)、《我们的娜塔莎》(蒋韵)、《瓦猫》(葛亮)、《身体是记仇的》(须一瓜)、《巴桑的大海》(海勒根那)、《妈妈不告诉我》(肖克凡)、《马陵道》(胡性能)、《化蝶》(哲贵)、《K线人生》(云舒)、《通往天堂的夜航船》(樊健军)

    长篇小说奖(2部):《下一站不下》(许春樵)、《我的喜马拉雅》(石钟山)

    散文奖(10篇):《十字街,与钉婆婆》(王晓莉)、《我的夏德尔,我的泽库》(辛茜)、《小偷(外一篇)》(田鑫)、《火塘书简》(南泽仁)、《少年的挽歌与永远的乡愁》(徐鲁)、《野棉花山》(杜阳林)、《张骞的道路:从西安到敦煌》(杨献平)、《上河之畔》(周荣池)、《东岸的黄昏》(雷平阳)、《自吕梁而下》(李敬泽)

    科幻文学奖(3部):《逆旅浮生》(凛)、《来自近未来的子弹》(任青)、《画壁》(王诺诺、羽南音)

    影视剧改编价值奖(1部):《我用一生奔向你》(骆平)

    网络文学奖(3部):《北斗星辰》(匪迦)、《长乐里:盛世如我愿》(骁骑校)、《我们生活在南京》(天瑞说符)

    编辑奖(18人):李京春(《作品》)、马天牧(《人民文学》)、李兰玉(《人民文学》)、李慧萍(《江南》)、员淑红(《钟山》)、俞胜(《中国作家》)、林森(《天涯》)、钟红明(《收获》)、李浩(《十月》)、孟小书(《当代》)、崔欣(《上海文学》)、赵筱彬(《草原》)、喻向午(《长江文艺》)、谢锦(《收获》)、季亚娅(《十月》)、吴缨(《湖南文学》)、张双(《长江文艺》)、李祥(《钟山》)

    读者奖(30人):于三宝(新疆)、王才小(北京)、王育英(天津)、王海锋(陕西)、龙仁青(青海)、乔丽(云南)、刘志(安徽)、杨行山(江西)、何文吉(内蒙古)、何亚兵(江苏)、何姝彤(上海)、佟梦瑶(河北)、陆军(江苏)、陈小玲(广西)、陈小乾(甘肃)、陈晓强(福建)、周长云(天津)、周国娇(内蒙古)、赵婉彤(广东)、赵毓文(河北)、南山(河北)、郭卫峰(河南)、席俊清(新疆)、唐连君(上海)、姬鸿霞(上海)、梅倩(湖北)、章维佳(上海)、程先利(山东)、蒲素平(河北)、廖洪权(浙江)

    授奖词

    短篇小说奖(10篇)

    获奖作品 作者

    《河马按摩师》邱华栋

    授奖词

    邱华栋在阅读和写作上,均强调他的“世界眼光”,实际上,这也是基于他理解的世界文学版图的中国眼光。在小说创作上,他总是在努力拓宽生活的疆域,解放人生的创造力与冒险性。《河马按摩师》体现了他的这一叙事追求,在较短的尺幅里,成就了中医传奇、困境救赎、人与自然等主题的复杂组合,体现了新一代中国人的“怒放的生命”。


    获奖作品 作者

    《小野先生》金仁顺

    授奖词

    小野是个日本的历史学家,在长春特定的场景中,作者与小野的对话,牵连起小野父亲老小野的侵华经历。在小野的闪烁透露中,我们看见,老小野用漫长余生的寡言、无趣及失败婚姻去承受的,正是侵战之恶。金仁顺试图通过长春古城肌理伸出的无形触角,捕捉历史的回响,而虚构与非虚构的相互借力,形成了《小野先生》深藏痛感的反省讲述。


    获奖作品 作者

    《荷花姜》潘向黎

    授奖词

    批评界习惯用古典浪漫来描述潘向黎的写作,而忽略其写作的现代性。事实上,关于现代人的情感,关于人性的深度,叙事的空间性开拓是必不可少的。在几个场景的横截面上,《荷花姜》的空间性叙事有效打开,在心理的微妙波折中、在情爱的隐秘纠葛中、在性灵的枯萎绽放中,直抵某类都市人的生存真相。


    获奖作品 作者

    《日光照亮北斗》蔡东

    授奖词

    城市犹如一个没有边际的庞然大物,个体以微小而忙碌的身影,在大时代的时空里谋求生活的恩赐,寻找生命的意义。蔡东深入奋斗在大城市外乡青年群体的生活现场,刻画出平凡青年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不忘凿开一道光,让梦想照亮现实,让美好点亮前路,透出真切的人文关怀。


    获奖作品 作者

    《事逢二月二十八日》朱辉

    授奖词

    泛泛而言,世上路有千条万条,但对一个具体的人而言,他的人生的下一步往往却只有一条路,这一条路是让他陷入逼仄还是让他获得解放?朱辉《事逢二月二十八日》以温情的人道主义的讲述姿态,以深切的同情心同理心,关注边缘人物的内心深处的隐秘自尊与命运走向,在人生困局与解放的戏剧性冲突中,去捕捉生命升华的瞬间。


    获奖作品 作者

    《事情不是这样的》裘山山

    授奖词

    一本曾签名送出的书被作家从旧书摊再次购回,这样的开始,不仅意味着讲述的回忆调性,更意味着讲述的“重建”调性,在重新建构而非复述中,确认那些不可丢弃的情感与价值。裘山山《事情不是这样的》是一个珍藏在老兵内心深处的故事,同时,这也构成了对我们每个人的提示:凡俗生活中,生命因什么而高贵?


    获奖作品 作者

    《浮空》蒋一谈

    授奖词

    当禅人之心与机器之芯进行碰撞,人类禅师与机器禅师进行较量,人工智能与禅宗的相遇,是否又能呈现一个新的未来?在《浮空》中,蒋一谈试图以一种更本土化“禅”的方式去无限抵近世界性人工智能的精神世界。《浮空》关注高科技广泛应用之下人类的现实及未来处境,拓展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题材。


    获奖作品 作者

    《飞来飞去》东西

    授奖词

    《飞来飞去》借助于一个看似简单的家庭故事,写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路径依赖,写出了观念困境中人的总体生存状态。东西通过适当“戏剧性”叙事设置,让读者首先看见的是家庭伦理剧、人性剧;然后看见的是文化冲突剧;《飞来飞去》“戏剧性”里的悲喜,不是走向正剧的情绪中和,于是我们又看见了另一层,人的存在剧。


    获奖作品 作者

    《电影院轶事》王祥夫

    授奖词

    《电影院轶事》从一个小的切口进入,叙写了日常的情感表达与生活细节,有着坚实的思想肌理。情人节时的电影院,平静的表面涌动着暗流,放映员打在银幕上的那行字,瞬间带来出人意表的故事走向。王祥夫的小说幽默剔透、从容放逸,擅长在日常和传奇间制造缝隙,用简淡的语言呼应复杂的生活,微妙而精确地透视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获奖作品 作者

    《黑森林》陶丽群

    授奖词

    《黑森林》塑造了一个略带悲剧色彩的父亲形象。他再也无法回归乡下的家庭,而入赘的城市家庭又将他抛弃,他被陈见、偏见和愚见压制得匍匐在地,又屡次挣扎着站起。小巷深处糕点小铺售卖的一小块黑森林蛋糕,成为他和酷爱甜食的女儿连接亲情和命运的唯一通道。于是每一次甜蜜的品尝都意味着一次带着泪水的欢快的逃离,意味着重负下的一次短暂的释放和解压,黑森林的小小意象也因此转化为一个隐喻,折射出关于心灵和社会的影像,也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中篇小说奖(10部)

    获奖作品 作品

    《爱的川流不息》张炜

    授奖词

    “融融”“小獾胡”“花虎”“小来”等性格各异的猫狗,还有鸽子、蝈蝈等小动物,是这个世上可以与“我”交心、平等的存在。《爱的川流不息》以浓郁的诗意笔调书写人与动物亲密相处、共同成长的点滴故事。作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作立场,探究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探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之现代性转化。


    获奖作品 作者

    《我们的娜塔莎》蒋韵

    授奖词

    这是苏联女人娜塔莎和混血儿安德烈在中国土地上的生活故事。日常生活细节处的纤毫毕现,而由思想内核散发出的人性温度与光辉,都在见证着这是一部“长出来”而非“造出来”的作品。美的破碎与残缺固然令人叹惋,而对破碎之美给予深切观照的叙述,则体现了《我们的娜塔莎》延续了蒋韵小说一贯的“爱与救赎”价值追求。


    获奖作品 作者

    《瓦猫》葛亮

    授奖词

    憨态可掬、坚守不弃的瓦猫,是庇佑匠人、呵护生命的神兽,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与时代的参与者。《瓦猫》以民间器物瓦猫为引线,将知识精英与民间文化有意融合,展现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品行和气节,突出工匠精神的持重与韧性。葛亮的叙述精准雅致、简繁得宜。《瓦猫》,于艰难世事中展现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醇厚与活力。


    获奖作品 作者

    《身体是记仇的》须一瓜

    授奖词

    《身体是记仇的》之表层叙述中充满了恩怨纠葛、欺骗、伤害、恨与沉沦,但它的深层,却是在讲述一个记仇的身体之觉悟,它最终给我们的精神礼物是理解、宽慰与爱。作品在善良与罪恶、美好与丑陋、高贵与卑微的情感经验和价值冲突中,呈现时代的喧嚣和芜杂,用一种久违的理想主义情怀向我们证明,人性里依然还有动人的灿烂霞光。


    获奖作品 作者

    《巴桑的大海》海勒根那

    授奖词

    人间悲苦集于巴桑一身,他被抛到人世间,迎接他的,是一个又一个厄运。巴桑的故事更撼人心魄,每一次困厄到来,巴桑都获得飞升。海勒根那给了我们巴桑,给了我们向光向善生长的人生案例,给了我们神启或天启的力量。《巴桑的大海》以其雄浑开阔的叙述风格、孤独坚韧的生命意志,丰富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边疆写作的内涵。


    获奖作品 作者

    《妈妈不告诉我》肖克凡

    授奖词

    从探寻母亲的历史“污点”切入战争年代地下革命工作的严酷现场,在现实与历史交叉互现中,在他人的转述中,完成了“我”对历史的拆解与还原,揭开了被遮蔽的幽深时光。在往事的波纹里打捞珍贵而持久的理想之光,为无名者树碑立传,向无数像“妈妈”那样沉默的无名前辈、细民英雄致敬,这大概就是《妈妈不告诉我》的写作理由与感人之处。


    获奖作品 作者

    《马陵道》胡性能

    授奖词

    所有的现实,都隐藏在历史深处。《马陵道》通过“我”对剪影戏创始人丁汝成的查访,揭开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呈现以“丁汝成”为代表的民间艺人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的智慧和不屈傲骨,抒发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感。魔幻与现实的扭转交缠、戏里戏外的互文互衬,展现出胡性能的写作诚意和高超的叙事技巧。


    获奖作品 作者

    《化蝶》哲贵

    授奖词

    《化蝶》以信河街梨园生活为镜,“蝶化”出优秀传统现代性转化的时代议题。哲贵的写作带着某种“未来主义”的倾向,这一“未来主义”并不指向艺术形式上的夸张炫技,而是指在文学叙事上给予新势力群体以更丰富的人性观照。两代“梁祝”人的观念冲突无疑值得我们留意,但《化蝶》之好,在于哲贵摇曳生姿的笔下呈现出戏里戏外种种的缠绕。


    获奖作品 作者

    《K线人生》云舒

    授奖词

    《K线人生》是作家在金融投资行业深度浸泡妙手而得的作品,云舒以沉稳老到的笔力,不动声色地将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与人性的闪转腾挪呈现出来,揭开经济生活的一个面相。作品全方位状写人物在利益面前的种种言行和微妙心理,勾勒出一幅无边欲望操控下人之进退、人之攻守的简笔画,敞开由现实描摹抵达人性诘问的通道。


    获奖作品 作者

    《通往天堂的夜航船》樊健军

    授奖词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的故事,这片古老的水域在时间的洪流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这是一个关于时代的故事,小说所描绘出的苍凉画卷,既是对过去时代的缅怀与道别,又反映了那些祖祖辈辈在浪尖上讨生活的人,面对势不可当的新时代到来,所表现出的犹疑、坚忍、接纳与宽容;这是一个关于心灵的故事,当修河水域最后一个船夫告别他日夜相伴的乌篷船,当身心疲惫的闯入者再也无法坐在夜航船的船头获得内心的安详,何处才是心灵的家园?这是作者的思考,更是作者的警示。


    长篇小说奖(2部)


    获奖作品 作者

    《下一站不下》许春樵

    授奖词

    《下一站不下》如多棱镜般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与世态人情。作品聚焦一个人的奋斗史、情感史,指向的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史和心灵史。许春樵以丰盈充沛的叙事,活化出一幅空间意义和时间意义并置的社会巨变图景,扎实的情节与绵密的细节,鞭辟入里地剖析这如迷宫般的生活标本,切中历史转型期特定人群的情感肯綮,为我们触摸生活脉搏,观察社会、他人和自身打开了一扇窗。


    获奖作品 作者

    《我的喜马拉雅》石钟山

    授奖词

    《我的喜马拉雅》根植于真实的历史史实,用磅礴深情的笔墨书写了十八军和平解放西藏以及建设西藏的故事,三代军人将生命与爱奉献给了雪域高原,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崇高壮丽的颂歌。作品叙事时间跨度长,气象宏大高远,有如巍然耸立的喜马拉雅山,勾勒出西藏和平解放与建设的历史轮廓,为新时代宏大题材、史诗性叙事做出了有益的美学探求。


    散文奖(10篇)

    获奖作品 作者

    《十字街,与钉婆婆》王晓莉

    授奖词

    围绕行将彻底消失的十字街,王晓莉简单而丰饶地建构了她的“废墟美学”,使“废墟”及其生民形象沛然、浑然与超然于技巧意义的“象征”层面,成为涵容进取与守成、扬弃与承继、求全与抱残诸多彼此冲突的文化心理的巨大同一隐喻。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十字街头,在王晓莉笔下,我们听到了逾三十年前那个著名的声音——“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获奖作品 作者

    《我的夏德尔,我的泽库》辛茜

    授奖词

    长期扎根雪域高原进行散文创作,使辛茜的书写形式呈现出雪原或冰山的独特品格——如同海面的冰山,又或高原的匍匐植物,炽烈的情感被观照的清冷覆盖,盛大的体验经叙事的隐忍拣选,仅流露最突兀的一角。这隐忍而坚硬的突兀的一角,正是散文在“非虚构”一域之魅力所系,唯其隐忍,是以结聚最大的情感共鸣,唯其坚硬,是以锲入幽深人心。


    获奖作品 作者

    《小偷(外一篇)》田鑫

    授奖词

    鼠与贼,两种因潜行生态而每每被文学书写所联系的生命形式,被田鑫以日常之眼分别给予迥异的重审和重塑。对于多年致力以散文书写构建其“大地”母题的田鑫而言,以拒绝高蹈、几近匍匐姿态走过那道观察与省思的悲悯“窄门”,个体与大地之间完整而真实的伦理纽带,才能得以重建与维系。


    获奖作品 作者

    《火塘书简》南泽仁

    授奖词

    日光下彻,透过高原清冽而稀薄的空气,在边地的青石板路上漫射出耀眼的白光。在人们因此目眩交睫的一瞬,南泽仁施展她犹如夜空之星,又如叶上之露般的叙事幻术,以散文之丝线连缀小说质地的情境,在幻象与现实、内心与外物、存在与亡逝的霄壤之间架起彩虹之桥。这架彩虹之桥所联系的,是个体生命与世界无碍圆融的温暖欢喜,是写作者始终追慕与呵护的赤子之心。


    获奖作品 作者

    《少年的挽歌与永远的乡愁》徐鲁

    授奖词

    从一首举国传唱的流行歌曲出发,从一段关于歌曲的体验与经历出发,徐鲁在内心与文字尺幅双重的方寸之地点划钩转,驱遣仿佛一去不回、纵深巨大的时空复现于读者耳际与目前。《少年的挽歌与永远的乡愁》,显影了一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岁月,钩沉出其所形塑的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见证了“人”与“时代”的相互书写、彼此和解的共同命题与归宿。


    获奖作品 作者

    《野棉花山》杜阳林

    授奖词

    《野棉花山》沉淀了作者杜阳林对故乡的回望和思考,从游子的情感依归,反映出村庄的时代变化,在个体和宏观之间,把握住一种微妙的平衡。作者历经岁月磨砺之后,回望当初的少年懵懂,生发出崭新的心得和认识。杜阳林尝试用自在、沉静的文字所书写和表达的,不仅仅是过往的坎坷和苦难,还有映照当下的必然。


    获奖作品 作者

    《张骞的道路:从西安到敦煌》杨献平

    授奖词

    杨献平的写作植根于他常年在中国西北的行走与生活。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奇崛雄浑、人文历史的丰富瑰丽,在他的字里行间充满诗意地呈现。《张骞道路:从西安到敦煌》在扎实的历史文献和考察基础之上,融入了作者开张的情感和领悟。作者运用不凡的想象力和语言自洽能力,以文字的力量重构历史的碎片,展现出属于他自己的坚韧、严峻与柔情。


    获奖作品 作者

    《上河之畔》周荣池

    授奖词

    《上河之畔》以老淮江公路为引线,详细勾勒了大运河畔高邮的风物人情,由风光而历史,由物产而人文,均借由作者笔下细致入微的描摹,得以生动真切地呈现。周荣池承续乡土写作的立场,结合文化散文的视野,展现出独特的气势和格调。作者一贯诚挚而深情地书写,旨在用文字为丰厚沉默的广袤土地赢得更多的荣誉和尊严。


    获奖作品 作者

    《东岸的黄昏》雷平阳

    授奖词

    《东岸的黄昏》文字生于湖畔实景,在植物与水波的掩映之下层层摇曳变幻,时而波及邈远的神话与志怪故事,时而深入当下真实生活的肌理,一层变幻横生一层姿彩,作者的感情也仿佛于虚实之间,在黄昏金色的波光之间潋滟摇荡。雷平阳将诗意绚烂的想象和磅礴壮阔的行文互相激发,碰撞出色彩繁复、想落天外的大块文章。


    获奖作品 作者

    《自吕梁而下》李敬泽

    授奖词

    《自吕梁而下》以吕梁大山为脉络,引出古往今来与之相关的一众人物。从郭子仪到梁思成,从冯玉祥到贾樟柯,作者信马由缰,看似随手写就,实则以不执着于今古之别的胸怀,以人文为衡量的眼光,用富于哲理的笔调,提炼出吕梁地区历史文化差异性背后的同质性。《自吕梁而下》行文舒展迢递,情感辽远温柔,温淡笔墨之中隐现一派江山。


    科幻文学奖(3部)

    获奖作品 作者

    《逆旅浮生》凛

    授奖词

    着眼于“天地”与“光阴”进行叙事突破性实验的《逆旅浮生》,以同一个人在两个空间里的迥异遭际互相照见,营造出怪奇曲折、悬念横生的戏剧张力,恰在此间,东方传统大时间跨度叙事中痛楚、隐忍的独特美学,被奇想洋溢的书写所印证与传递。


    获奖作品 作者

    《来自近未来的子弹》任青

    授奖词

    一颗“近未来”的子弹,呼啸着将凶险射入看似静好的当下。其来势如此强劲,在贯通性地击穿了追凶情节、社会背景、时代人心交相掩映的三层叙事寄寓之后,这颗凝聚幻想之力的“子弹”,更将根植于想象与未知的遍在的不安,深深射入荒诞性体认的人性与哲学深层肌理之中。


    王诺诺

    羽南音

    获奖作品 作者

    《画壁》王诺诺、羽南音

    授奖词

    敦煌所寄寓,“前人之述备矣”。王诺诺、羽南音从“影响的焦虑”中不可思议地突围,在看似固若金汤的既有文史叙事中找到干涸之隙,植入想象之种,结成瑰丽之花。在《画壁》中,不同年代的主人公们林林总总、载沉载浮的命运切片,既弭平了现实与虚幻间的认知沟堑,也混响成一支沉郁雄浑的家国慷慨之歌。


    影视剧改编价值奖(1部)

    获奖作品 作者

    《我用一生奔向你》骆平

    授奖词

    骆平发挥其多年身处高校的优势,继续挖掘高校文学内涵,以细腻而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部七〇后女性的心灵成长史。小说通过一段跨越两代人的情感纠葛,集中呈现了七〇后群体在其特定时空坐标中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历程,同时对成都城市文化的描摹,又为作品增添了历史底蕴和审美维度。


    网络文学奖(3部)

    获奖作品 作者

    《北斗星辰》匪迦

    授奖词

    《北斗星辰》是我国首部以北斗导航系统发展历程为原型的纪实小说。作者将“北斗”化身“天罡”,围绕其展开卫星研制、国际合作、产业发展三条叙事线,以内在视野展示了一群有崇高理想又脚踏实地的中国新时代青年,把他们甘于寂寞和清贫,把美好青春奉献给共和国天空事业的感人事迹娓娓道来。《北斗星辰》是一部极具专业性、科普性并兼具可读性的行业网文佳作。


    获奖作品 作者

    《长乐里:盛世如我愿》骁骑校

    授奖词

    《长乐里:盛世如我愿》是一部具有难度叙事特征的网络小说,作者运用了推理小说的写作技法,抽丝剥茧,带领我们探案解谜,一方面构筑历史宏大场景,将旧上海的动荡流离、乱世的艰辛苦楚融入故事中,另一方面又采用穿越手法,将历史轨迹视为解谜攻略,让历史与现实的叠加产生奇妙的阅读效果。作品还借用影视叙事炸裂的画面感,满足了读者对血战上海滩、英雄本色的热血幻想。显而易见,由别样的情景故事引发的乱世与盛世的对照,才是这部作品所想表达的价值核心。


    获奖作品 作者

    《我们生活在南京》天瑞说符

    授奖词

    这是基于现实生活、以无线电为题材的硬核科幻作品,被评价为“中国版本的高中生拯救世界的故事”,讲述了生活在2019年南京市的高三男生,通过无线电台偶然联系上了生活在2040年同一地理位置的女生,二人共同面对末日天灾的求生故事。作者巧妙地将繁花似锦的现代和杳无人烟的未来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融合到同一个故事中,借由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两个努力拯救世界的年轻人,传递着人性的温暖,也表达了对希望的追求和对光辉未来的渴望。

  •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津隆重举行

    9月19日下午,由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百花文艺出版社承办的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万丽天津宾馆隆重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邱华栋;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宣部出版局二级巡视员、期刊处处长倪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宋强等中宣部、中国作协、出版界嘉宾以及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七届八届主席姜昆;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韩少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孟广禄等文艺界嘉宾出席颁奖典礼。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沈蕾出席活动并致辞。老藤、许春樵、东西、吴然、尹学芸、肖克凡、石钟山、裘山山、潘向黎、胡性能、蒋一谈、朱辉、王祥夫、雷平阳、徐鲁、蔡东、张楚、岳南、班宇、刘大先、黄德海、王国平、傅逸尘、周晓枫、张莉、穆涛、周志强、欧阳友权、陈定家、月关、星河、龚格尔、骁骑校、钟红明、季亚娅、马天牧、徐晨亮等300余位知名作家、评论家、文学期刊编辑、读者代表、媒体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颁奖典礼上,沈蕾部长与冯骥才先生为第三届“百花文艺周”学术顾问李敬泽、郭义强、张炜、韩少功颁发聘书,并共同为第三届“百花文艺周”揭幕。

    沈蕾、冯骥才为第三届“百花文艺周”学术顾问李敬泽、郭义强、张炜、韩少功颁发聘书

    与会嘉宾为第三届“百花文艺周”揭幕

    冯骥才致辞

    赓续传统文脉  谱写当代文学华章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共有39部作品分获7类文学奖项,包括短篇小说奖(10部)、中篇小说奖(10部)、长篇小说奖(2部)、散文奖(10部)、科幻文学奖(3部)、网络文学奖(3部)、影视剧改编价值奖(1部)。拥有四十年历史的百花文学奖,又一次为文学的灿烂星空增添了耀眼光芒。来自《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中国作家》《钟山》《上海文学》《长江文艺》《天涯》《湖南文学》《草原》等文学期刊的18位编辑获得编辑奖,海内外的30位读者获得读者奖。

    颁奖典礼上,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大先代表本届评委致辞;作家潘向黎、张炜、石钟山、许春樵、李敬泽、任青、骁骑校、骆平,编辑林森,读者章维佳代表各奖项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刘大先代表评委致辞

    评委代表刘大先在致辞中表示:“百花文学奖通过持续的实践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闪亮品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学当代历程、现实成就与动态演变。”刘大先从三个方面归纳了百花文学奖的特色:一是雅俗共赏的人民性。百花文学奖是一个囊括并凝聚了最广范围内的文学创作者、读者与专业人士,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共识的奖项。它有效地在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情感形态之间取得平衡,让文学呈现出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面目,从而也成为生活方式的一种。二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它通过连续的跟踪与总结,对当代文学的创作现场进行了初步的经典化,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学“严选”,从而成为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美学风格和思想观念的文本汇聚地,体现出同社会息息相关的生命活力,表征并引导着文学的发展路向和评判标准。三是文化自觉的跨媒介融合性。它有着开放的胸襟和巨大的包容性,既有国内又有国际,既有本色当行的文体表述也有标新立异的技巧创新,不同年龄、地域、族别、性别、立场和主题都在其中得到展示空间;近年来的趋势中更是显示出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介表述形态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迹象,这一切显示了中国文学充满可能、富含潜力的愿景。

    吴然、孟广禄为短篇小说奖获奖者邱华栋、潘向黎、蔡东、朱辉、裘山山、蒋一谈、东西、王祥夫、陶丽群颁奖

    潘向黎代表短篇小说奖获奖者发言

    潘向黎表示:“短篇小说和樱桃有很多相同之处:好看,小巧,饱满,浓郁,脆爽而有回味。而《小说月报》和百花文艺出版社一直注重小说的文学性、趣味性,既尊重文学,又尊重读者,这是一个好的传统,请允许我在这里向这种传统致敬。”

    郭义强、何向阳为中篇小说奖获奖者张炜、海勒根那、肖克凡、胡性能、哲贵、云舒、樊健军颁奖

    张炜代表中篇小说奖获奖者发言

    张炜表示:“我一直在写爱,如果写恨,最终也是为了更深地表达爱。爱无所不在:人与山川大地,人与草木,人与人,人与动物。没有爱,生命就不值得留恋。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场爱的跋涉——循环往复,川流不息。”

    李旭炎、老藤为长篇小说奖获奖者许春樵、石钟山颁奖

    长篇小说奖获奖者石钟山、许春樵发言

    石钟山表示:“作为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长篇小说获奖者,感受到了该奖项的公开透明。读者投票和专家意见相结合的评选方式,让该奖项公平公正,这是最纯粹的文学奖,是深得读者信赖、作者信服的历史悠久的文学奖。这体现了百花文艺出版社办刊人秉持的文学和读者至上的理念,让文学扎根于读者之中。”

    许春樵分享了二十年前与《小说月报》结缘的故事,并感慨:“对于每一个小说作家来说,登上《小说月报》的版面是个人小说创作的一个里程碑,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作家的共识,它以巨大的力量引领着一代人的创作。”

    韩少功、尹学芸为散文奖获奖者李敬泽、王晓莉、辛茜、田鑫、徐鲁、杜阳林、杨献平、周荣池、雷平阳颁奖

    李敬泽代表散文奖获奖者发言

    李敬泽表示:“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又说司马迁‘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这正好也是我的心中文章的最高标准。司马迁对人在命运中、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中,那种人性的高处和低处,人的有限和人的自由,充满了好奇、赞叹和感叹。作为一名写作者,我心中的标准正是司马迁的《史记》。对我来说,如同星辰,一辈子赶不上,但是向着星辰走去,这本身就是幸福的,就是写作的意义所在。走着走着,就百花盛开了。”

    龚格尔、星河为科幻文学奖获奖者凛、任青、王诺诺、羽南音颁奖

    任青代表科幻文学奖获奖者发言

    任青在发言中说道:“这是百花文学奖连续第三届纳入科幻作品,也是科幻与现实主义共鸣的第六年。六年来,作为科幻创作者,我欣喜地感受到,科幻已经成为文学创作中炙手可热的新题材,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向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将继续探寻科技与文本结合的意义,发现和探讨未来的话题,拓展文学的形式,为中国文学的创新带来一些思考和反哺。

    何弘、周志强为网络文学奖获奖者匪迦、骁骑校、天瑞说符颁奖

    骁骑校代表网络文学奖获奖者发言

    骁骑校表示:“这一届增设网络文学奖,使得网文这棵树扎根在了文学百花园中,从此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中,也有了网络文学的一抹葱绿。作为获奖的网络作家代表站在这个舞台上倍感荣耀与自豪,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很多年之后,也许是第三十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也许会有一个年轻作家站在这里说,是骁骑校的小说引领我走上文学之路的,那样我才无愧今天拿到的奖杯。”

    梁晓声、吴宝安为影视剧改编价值奖获奖者骆平颁奖

    影视剧改编价值奖获奖者骆平发言

    骆平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说:“百花文学奖一直颁发给国内最优秀、最顶尖的作家们,他们的名字和作品一直在时光的长河里闪闪发光。站在这个领奖台上,在过去十九届获奖作家的光芒照耀下,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学力量的场域中,感到万分惊喜、倍感荣幸。”她表示,将承载着这份荣誉以追求卓越、追寻经典的精神,以超越过去的更多努力,面对未来的写作,亦不辜负今日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认可与鞭策。

    郝振省、倪轶为编辑奖获奖者李京春、马天牧、员淑红、林森、钟红明、李浩、孟小书、赵筱彬、喻向午、季亚娅、李祥、吴缨(胡汀潞代领)颁奖

    林森代表编辑奖获奖者发言

    获奖编辑代表、《天涯》杂志主编林森满含深情感言:“这是我第二次站在百花文学奖的领奖台上。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以获奖责任编辑代表的身份。国内的文学奖很多,但给编辑的奖励、给编辑的镜头、给编辑的掌声则特别少。我担任杂志编辑工作已超过十五年,深知近年来编辑的生存状况并不好,他们需要全身心投入,只能拿到很少的职业回报,却承担着来自各方的种种压力。百花文学奖能够让编辑们也登台,让编辑也站到聚光灯下,给予编辑足够的职业荣光,这让人特别感动。”最后他强调,百花文学奖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申报的文学奖,所有的获奖作者、编辑,都感觉到了这个奖所带来巨大的荣誉感——那就是我们和文学之间单纯又永远没法割舍的美好。

    姜昆、丁以绣为读者奖获奖代表王育英、章维佳、周长云颁奖

    章维佳代表读者奖获奖者发言

    章维佳作为被邀请到现场的获奖读者代表发言。她说很自豪于1980年出生,和《小说月报》同龄,与百花文学奖的这种特殊缘分,让她也感染了文学的气息。她感言:“文学源于生活,体现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人,特别关注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海外的华人华侨有六千多万,我们同根同源,文学是我们沟通的重要纽带。”她表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文化“出海”,从中国文学开始,而欣赏、阅读顶尖的中国文学就在百花文学奖。

    表达人民心声  与时代双向奔赴

    “人民是文艺之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四十年来,百花文学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深刻反映时代变革、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出了一大批深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作品,例如《绿化树》(张贤亮)、《北方的河》(张承志)、《神鞭》(冯骥才)、《燕赵悲歌》(蒋子龙)、《孩子王》(阿城)、《烦恼人生》(池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刘恒)、《妻妾成群》(苏童)、《北京人在纽约》(曹桂林)、《一地鸡毛》(刘震云)、《活着》(余华)、《分享艰难》(刘醒龙)、《天下无贼》(赵本夫)、《师父》(徐皓峰)等。这些作品敏锐地捕捉着时代的跫音,成为当代文学经典,被广为传诵。

    百花文学奖,前身为百花文艺出版社品牌期刊《小说月报》“百花奖”,以遴选当代文学佳作为使命,每两年一届。伴随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潮流脉动,百花文学奖自觉地汇入时代和历史的创造主体之中,不断升级,逐步扩展文学关注的视域。2015年,第十六届增设“散文奖”,升级为“百花文学奖”。2017年,第十七届增设“影视剧改编价值奖”。2019年,第十八届增设“科幻文学奖”。如今,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又增设“网络文学奖”。新的领域、新的奖项、新的作家,都反映了百花文学奖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念。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评奖工作于2023年3月正式启动,组委会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使命担当,站在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继续坚持奖掖题材新颖、风格多样、深刻反映时代变革、富有艺术感染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依据读者票选、评委会终评结果产生最终获奖作品。其中,影视剧改编价值奖、编辑奖、读者奖由组委会评出,网络文学奖由机构推荐、评委会评出。小说奖、散文奖、科幻文学奖、影视剧改编价值奖的候选作品来自2021年、2022年出版的《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小说月报·大字版》《散文》《散文海外版》《科幻立方》杂志。

    作为国内首个采用读者投票方式评选的文学奖项,百花文学奖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读者心意为基础,以读者选择为最大权重,被赞誉为当代文学界的“大范围民意测验”。作家迟子建曾说:“自第十届开始,我连续获得了九届‘百花奖’,这些作品,莫不是我个人创作历程中的心仪之作。它们能与读者心意相通,能被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肯定,让人感到温暖。”百花文学奖的“百花园”始终为人民而绽放,现已成为读者、作家、评论家、文学编辑心中极具权威性和号召力的全国性文学大奖。

    以文惠民润城  让文艺点亮生活

    文化润物无声,文艺滋养人心。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将文学与各类艺术相融合,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学作品,以“打动人、温暖人、鼓舞人”的文艺节目,以多平台多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获奖作家的风采和新时代文学的硕果累累。光影短片《文学的力量》《百花与我》《书桌》,以及舞蹈《静远》、话剧《俗世奇人》选段、四小提琴协奏曲《和谐的灵感》、歌曲《春风十万里》等文艺节目推动着观众情绪层层递进,一步步走向高潮,感受中国文学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强劲精神动能。

    本届颁奖典礼由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李大卫联袂主持

    天津歌舞剧院舞蹈《静远》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话剧《俗世奇人》选段

    天津歌舞剧院四小提琴协奏曲《和谐的灵感》

    著名歌唱家王泽南、王一凤演唱《春风十万里》

    主办方向百花优秀合作伙伴致敬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作为第三届“百花文艺周”的重磅环节,不仅是一场汇聚文学大咖的盛会,也是读者与作家们共享文学荣耀的盛宴。第三届“百花文艺周”期间,主办方邀请众多文艺名家,举办影视文学论坛、网络文学论坛、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点亮天塔等活动,与广大民众共同见证新时代文学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崭新气象,共享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活。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影视文学论坛现场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网络文学论坛现场

    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点亮天塔

    与央视网阅读频道、抖音“大有学问”、QQ音乐、酷狗音乐联合打造的“见证文学的力量——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特别节目”,于9月19日上午10:00拉开帷幕,全程共计7个小时。央视网阅读频道主持人常婷、紫檀、潘聪、何畅携手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与东西、张炜、裘山山、班宇、月关、蒋一谈、哲贵、卢一萍、海勒根那、焦雨溪、匪迦、凛、傅逸尘、喻向午等23名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开启全天无暂停式直播访谈,并在央视网阅读官网、央央阅读抖音号,抖音“大有学问”账号同步直播。嘉宾分享各自文学创作之路、对当代文学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对青年作家写作的建议等,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特别节目

    本次活动得到了天津农商银行、河北京联集团、安徽古井集团等公司的大力协助,央视网天津频道、津云视频号、喜马拉雅、小说月报视频号、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视频号对颁奖典礼进行了现场直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文艺报、天津日报、澎湃新闻等数十家媒体对颁奖典礼进行了宣传报道。


  • 让文艺点亮生活——首届“荣程·百花文艺周”暨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系列活动隆重启动

    2021年12月12日,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荣程集团共同主办,百花文艺出版社、荣程小百花联合承办的首届“荣程·百花文艺周”暨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系列活动,在天津图书大厦正式启动并举办新闻发布会。


    据主办方介绍,举办此项活动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和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主题宣传工作要求,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深入开展,高质量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打造标志性的天津文化名片。

    首届“荣程·百花文艺周”于2021年12月12日至19日举行,其中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于12月18日举办。本届活动的主题为“让文艺点亮生活”,立足天津,放眼全国,以颁奖典礼、高峰论坛、新书发布会、文艺作品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展现中国文艺的力量与魅力,为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推广和跨界融合搭建聚合平台。

    据主办方介绍,活动期间将邀请冯骥才、梁晓声、李佩甫等国内众多文艺名家陆续举办十余场高品质的线上线下活动,丰富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艺走近大众,让书香溢满津城。

    发布会结束后,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在天津图书大厦、新华书店及十余家特色书店展销,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展、《天津随谈》新书首发式暨读者分享会也在天津图书大厦同步进行。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始建于1958年8月,曾出版了茅盾、郭沫若、冰心、叶圣陶、巴金、老舍、孙犁、梁思成、季羡林等名家的代表作,形成以散文、小说为重点,覆盖建筑、收藏、传记、曲艺、音乐等多个领域的出版格局,《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孙犁文集》《海边春秋》等多部图书荣获国家级大奖。社办期刊群包括《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散文》《散文海外版》《科幻立方》《文学艺术周刊》,发行量长年位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成为广大读者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最重要最宽阔的媒体平台之一。


    创始于1984年的《小说月报》“百花奖”,以遴选当代文学佳作为使命,始终坚持以读者投票为最大权重,每两年举办一届。从2015年第十六届开始增设散文奖项,并同步升级为“百花文学奖”,今年将举办第十九届。该奖项现已成为读者、作家、评论家、文学编辑心目中极具权威性与号召力的全国性文学大奖,每届颁奖大会都成为备受瞩目的中国文坛盛事。


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网络文学论坛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新时代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为主题,多位专家就我国当代网络文学作品的发展方向、审美价值、文化影响等问题展开对谈。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满天星计划”丛书首发式暨“满天星计划”作家签约仪式在津举行。首发式以“呈现新时代青年写作的丰富性”为主题,米可、焦雨溪、吴越、罗志远结合个人的创作经验展开对谈,正式成为百花文艺出版社“满天星计划”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