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五大道(四)

图书简介

  近代天津的历史和租界关系极为密切,近代天津的历史和天津租界的历史几乎是重合的,这和其他城市有很大不同,很有特点。今天的租界和天津城市及我们的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
  天津的五大道和意式风情区在全国都是有很有名的旅游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他们是如何形成的,跟租界又有何关系呢?另外,天津的马路方向多数不正,并非正南正北。除了天津的老城区,天津的和平区河西区、包括河北区的一部分马路也不正,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些马路形成这样的特点和当时租界的划分都有关系。
  天津在我国北方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政治中心,而是一个经济中心,可是北洋的人物,包括北洋的五位大总统、六位总理,很多部长、省长、督军,他们为什么跑到天津来住呢?清朝灭亡以后北京的亲王、满清贵胄的后代为什么纷纷到天津来居住呢?这和天津租界的特点也有关系。天津出现了很多的小洋楼,这在全国来说也是最有特色的,天津现在也非常注意保护,这些小洋楼建筑多数是那些北洋寓公的住宅。这些事情也都和天津的租借有关系五大道上的名人故居,那些官吏退下来后为什么不居住在上海、北京,而居住在天津,而且越聚越多。
  本书将从不同维度对包括五大道在内的天津租界进行解读。

作者简介

  尚克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天津租界史研究与教学近40年,专业方向是研究方向是从城市史角度探讨天津城市与租界的关系以及租界社会与文化。2010一2014年任大型人文记录片《五大道》历史顾问。2017一2019年任百集纪录片《小楼春秋》的历史顾问。

书摘

万国桥(解放桥)
  从天津火车站到英法租界的最近路程就是通过当时的万国桥。老百姓对当时的天津火车站,称作老龙头火车站。因为晚年的慈禧太后想坐火车回东北老家看看。为了慈禧东巡,铁路特制了一列御用专车,内部装修极尽奢华,外面扎上象征帝王的龙头装饰,这列带有龙头的火车,曾在天津站停留,百姓认为是太后的御车,而为了表示对慈禧太后的尊重,称她为“老佛爷”“老太后”。所以就把这列带有龙头装饰的专车叫“老龙头”,因而对停留过御车的天津火车站,叫做“老龙头”车站。经过百姓的奔走相告、街巷议论,“老龙头”三个字叫响了,把车站及附近的地方称作了“老龙头”。
  老龙头火车站附近的海河上原有一座浮桥,被称做老龙头浮桥。车站修成没有几年,便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车站附近又被开辟为俄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国家的租界。为了加强各租界之间的交通和往来,1902年在浮桥处修建了一座铁桥,这就是老龙头铁桥。桥面虽然不宽,但对于沟通海河两岸的交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到了十九世纪末,由于海河的淤塞较为严重,十年中几乎所有行驶在海河中的船只都挣扎在搁浅的边缘。主要是当时设计铁桥时并没有过多考虑桥下的通航需求。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中期,因为天津商业发达,交通繁荣,铁桥便越发显得狭窄,时常造成拥堵。1922年就有人提出兴建新桥的动议。起初因筹款问题无法解决,被迫搁置。不过一年后,经各国代表协商同意,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大桥。
  于是又在老龙头铁桥偏北处建造了一座开启桥。由当时法租界的工部局主持修建,海河工程局参与审核,1923年动工,1927年10月18号落成通车。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当时的天津有美、英、法、德、日、俄、意、比、奥等9国租界,因此得名为万国桥。而这个桥又位于法国租界的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又称为“法国桥”。转年也就是在1928年的12月,旁边的老龙头铁桥随即被拆除。
  万国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式钢结构大桥,桥身分为3孔,桥长97.64米,高5.5米,桥面宽19.5米,车道宽12米,限载20吨。大桥本身备有汽油发电机,能自行发电开启和闭合。当时万国桥一天开启4次,每天上午7点、11点,以及下午的1点和5点30分开启。开启控制中心是在海河西岸桥南侧的司机室,完成中间桥孔45度角的开启动作,在当时仅需要三分钟时间就可以使一些大型游轮顺利通过。待船开过以后,桥上巨大齿轮又慢慢转动,两侧桥面缓缓下降,重合并拢,桥上交通又可恢复正常。桥上还铺设了双轨电车道。
  据称,当时筹建万国桥的时候,有17个投标商参加竞标,多达31套设计方案。经过反复权衡,最后选中美国芝加哥布施尔泽尔桥梁公司设计、由法国营造商达德与施奈尔公司承包建设。原定工程费用100万两白银为限。但开工后,造价大幅提高,主桥就耗资152万两,拆除旧桥等又用去39万两,共计190多万两白银,成为当时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
  多年来有一种说法比较盛行,说这座风格独特,现代感极强的铁桥,出自法国建筑设计大师,亚历山大•居斯塔夫•埃菲尔之手,就是巴黎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
  事实果真如此吗?埃菲尔大师逝世于1923年12月,而这时间恰巧是万国桥开始动工的年份。当时的文献有记载说,埃菲尔在他去世前的两年时间,也就是89岁高龄的时候,就已经宣布退出江湖,闭门著书,并在两年内写出了三部专著。这期间他不大可能,以如此高龄到遥远的东方天津来进行实地考察,并主持设计一座桥而已。后来有学者在查阅当年出版的《益世报》时,才发现万国桥的设计者是法国工程师白璧,白壁当时承诺万国桥百年桥身不毁。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把万国桥改成了中正桥。1949年1月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仅用20多分钟,以不足一个连的兵力击溃了人数众多、武器先进的国民党守军。1949年1月25号,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神勇,将这座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
  “万国桥下过大船”,曾经是海河上的一道壮丽的景观。而从那个时候起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万国桥也就是现在的解放桥,一直是天津的重要城市地标。它在上世纪的最后一次开启是在1973年。
  2005年开始对解放桥进行全面整修,恢复了原有的可开启功能,同时对整个桥的钢梁进行了维修和加固,终于在沉睡了30多年后的2008年7月22号,重新恢复了开启功能。
  2019年7月开始,在每年的重要节假日将实施常态化开启计划,以满足大众的观赏需求,重现这一壮观景象。因为它是天津海河跨桥中仅存的三座可开启桥之一,全国唯一一座立转式开启桥,是天津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天津解放桥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