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津门战“疫”的平凡英雄

  • 阅读量:233
  • 类型:其它体裁
  • 标签: 天津抗疫 纪实 新闻 医疗 社会
  • 出版:2020-04-01
  • 定价:60
  • VIP商品:点击查看VIP权益

图书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收录了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在疫情期间集中报道的48篇(组)人物通讯。
  有张伯礼、陆伟、王莹等千里驰援湖北的“最美逆行者”,也有吴琦、于洪志、张颖等护佑津城百姓健康的“生命守护者”,还有单玉厚、张成银、张世林等用生命诠释共产党人初心的“使命践行者”,以及苗苗、杨秋静、佟瑛璇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社会担当者”。
  他们是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基层党员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普通志愿者……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却在平凡岗位上成就着不平凡。
  他们当之无愧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编辑推荐

  这部新闻报道集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天津战“疫”中模范人物和英雄事迹的纪实作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一群无畏的“逆行者”挺身而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在书写历史,也应被历史铭记。
  王松、尹学芸、张楚、秦岭、李治邦、张莉、张天翼、猎衣扬……
  武歆、黄桂元、宋安娜、吕舒怀、郁子、徐晨亮、卢桢、崔健……
  40位天津知名作家为这些报道撰写感悟并收入书中。
  收入彩插88幅,其中大部分是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前线采访记者拍摄于武汉市第一医院、江夏方舱医院等战“疫”一线的珍贵照片。
  附录部分特别呈现“驰援湖北的1307名天津医务工作者名单”。

书摘

大医张伯礼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2020年1月27日,正在天津指导“抗疫战”的他,被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急召进京集结,然后转飞武汉。
  几天前,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成立,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的张伯礼名列其中。
  古稀之年,临危受命。这是一次肩负使命的出征。17年前,抗击“非典”,他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庚子新春,他再次逆向而行、披荆斩棘。“人民的需要就是使命”,两个多月来,他马不停蹄、不惧危险,深入医院、社区,会诊病患、调查疫情、筹建方舱、调制处方……
  “国有危难,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他的誓言依然未改。有人问,您年事已高,是不是可以不到前线来?他眼含热泪,坚定回答:“不!疫情不严重,国家不会点我的名。我必须来,而且还要战斗好!”

他是国士
  在72岁之年,他来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沿。初到武汉的几夜,他睡得并不安稳,因为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疫情大面积暴发,大量患者拥来,所有医院被挤爆。实地走访了多家医院,张伯礼和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同志们发现,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聚集了几百号患者,候诊排长队、化验人挤人、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人满为患。走廊里,输液的患者与排队挂号的人混在一起。更让人揪心的是,医院里一床难求,不少确诊患者根本住不进来。混乱的局面令他焦急又痛心。
  “这种状况不改变,将为后续防控和治疗带来巨大压力,会进一步加速病毒的传播,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张伯礼神情凝重。
  当晚,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召开的会议上,张伯礼提出,必须马上对病患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将发热的、留观的、密接的、疑似的四类人员隔离开来,对确诊患者也要把轻症、重症分开治疗。
  疫情蔓延,面对新冠病毒,如何减少病亡率、提高治愈率,需要大智慧。
  张伯礼一直在思考,他研究了一辈子中医药,他说中医是苍生大医,治病救人几千年了,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财富,是无价的瑰宝,一定能在这次疫情的防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张伯礼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
  2月3日, 首批几千名患者服上了中药;2月4日,约1万人服上了中药。几天后,一些轻症患者退烧了。
  事实上,中西医结合抗击冠状病毒的方法,他的团队已经在天津市海河医院进行了很好的运用。而且,他在指导2003年中医抗击“非典”时,就已经验证了这个方法有效。此次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派他到武汉,希望他的团队能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挥特殊的作用。
  “建议中医药进方舱,这个工作我可以做!”张伯礼与同是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的刘清泉教授写下请战书,“中医西医各有长处、优势互补,人命大于天,能救命是最重要的”,张伯礼提出由中医承办方舱。
  建议得到了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支持, 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成立了,主要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江夏方舱医院累计收治了500多位患者,以轻症为主。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江夏方舱医院所有患者中,没有一个转为重症,医护人员也是“零感染”。取得经验后,几乎所有的方舱医院都开始使用中药。
  与此同时,在张伯礼等专家的强力推动下,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收治的重症患者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些重症患者转为轻症,或痊愈出院。到3月,武汉市各医院中医药的介入已经从当初的30%做到了基本全覆盖。

他是战士
  穿上白衣,就是战士。2月12日,张伯礼率领209人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由院士挂帅的这支医疗队被外界称为“中医国家队”,来自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的中医、呼吸重症医学、影像、检验、护理等专业的209名专家和医护人员,在这里开展中医中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预防、临床研究。
  中医进方舱后,张伯礼更忙了,他白天指导会诊,晚上开会研究治疗方案,甚至细化到具体病例,亲自开方。学生们劝他:“您每天太忙了,有些事,就让我们干吧!”“带兵打仗,哪有不上前线的道理,那不成纸上谈兵了吗?”
  张伯礼从来不听劝,穿上防护服,在病房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您把舌头伸出来,我看一下。”隔着护目镜,张伯礼为患者看舌象,然后伸出手,为患者把脉。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不到病房,不接触患者,如何能了解发病规律?如何谈得上与病毒战斗?这也是张伯礼坚持一定要亲临一线的原因。
  有的患者氧合指数比较低,有时好不容易升上来又降下去了,一直在波动。张伯礼临床问诊,让医生给他们注射生脉、参麦注射液,服独参汤。一两天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就稳定了,再过一两天,氧合指数就上去了。
  针对重症患者,张伯礼强调治疗方式要中西医结合,以西医为主,中医辅助,但是辅助有时也起关键作用。在临床诊疗时,张伯礼发现,对危重症患者要及早果断使用中药注射剂,早用、大胆用,往往会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患者痊愈出院,张伯礼发现,他们中有一部分还有咳嗽、憋气、心悸、乏力等症状,于是建议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医院建立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门诊,专门负责治疗这部分患者。
  在中国工程院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张伯礼又牵头组织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市中医院,共同为湖北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建立了一个健康管理平台,追踪他们的健康状态,以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

他是勇士
  “生命相托是一份责任,如果不能替患者去担当,不会是位好大夫。”在抗“疫”一线,张伯礼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他心里时刻牵挂着他的患者,不计个人得失,只为山河无恙。可他没有想到,多日的劳累,使他胆囊旧疾复发,自己不得不成为一名病人。
  2月16日,他病倒了。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领导强令他住院。“武汉保卫战”正是较劲的时候,还有那么多患者等待救治,他希望能保守治疗。“您不能再拖了,必须手术!”负责为他治疗的专家态度坚决。
  2月19日凌晨,张伯礼被推上手术台。手术之前,按惯例,医院要征求家属意见,他说:“不要告诉家人了,我自己签字吧!”毕竟这个时候在武汉病倒了,他怕老伴儿担心。
  怕影响军心,张伯礼特意提出不要将他手术的消息对外界公布。麻醉过后,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的助理读疫情通报,并打电话询问江夏方舱医院的情况,接听医护人员打来的求教电话。
  手术后一两天,张伯礼就开始在病房里工作了。他让工作人员在病床上支了一张小桌子,左胳膊上扎着静脉针,右手不停地用笔在修改着东西。那几天,正值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项目进行到了关键时期,他放心不下啊!
  “仗还在打,我不能躺下!”作为国家中医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张伯礼深感武汉之行责任重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早做好了准备,武汉之行不会轻松。“肝胆相照,这回我把胆留这儿了!”张伯礼风趣地说。
  连续多天,武汉的确诊病例大幅下降,张伯礼那颗悬着的心轻松多了。
  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阶段,面对正月十五的街灯,张伯礼写下一首诗:“灯火满街妍,月清人迹罕。别样元宵夜,抗魔战正酣。你好我无恙,春花迎凯旋。”
  “今天是我们在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天,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今天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3月10日,张伯礼出现在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这是武汉最后一家关闭的方舱医院。
  逾古稀的张伯礼一身防护服,声音有力,看不出20天前他才在武汉摘除了胆囊。他向队员们表示感谢,队员们手捧鲜花,向他们敬仰的这位前辈致敬。
  春天已经来了,凯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版权信息

版权页.jpg